横刻夜墨>网游>南明鼎革 > 第257章 为政举措
    第二天一大早,合城七品以上文官,六品以上武官,以及城中名声昭著官绅大家聚集在巡抚衙门前,大家济济一堂。

    从按察使钱邦芑手中接过官印,由于前任巡抚马乾战死,大明四川巡抚官印早已经落入鞑子之手,迫于无奈,在半道中找工匠用一锭五十两的金元宝镌刻的金印。

    仔细掂了一下金印,杨麟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坐下接受众人道贺。

    杨麟感叹甚多,想起看到的前任,前任巡抚,提拔自己于草莽之间的恩师陈士奇殉节重庆,强势的龙文光殉难cd,虽小节有亏但大节尚可殉国的马乾,但愿自己不愧地方乡绅共同举荐,能够担负起报国重任。

    众人也感叹不已,有的更黯然泪下,cd平原达两万平方公立,由于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说无旱涝之虞,人民生活安逸,自秦汉以降皆为天府之国。

    这几年兵祸不断,地方盗贼四起,民众流离失所,即便在cd平原这农业社会手工社会最为富庶的地方(自古以来有扬一益二的说法,究其原因实在因为都江堰之功,因为cd平原之力),也出现大片大片荒废的田地。

    大家各抒己见,商讨川省恢复重建要点,这是杨麟为政特色,那就是先让大家将话说完,中间不打板子,让大家畅所欲言。

    由于自宋明以来思想日趋僵化,为政之道大家又显得颇为保守,过去大家讨论时不外乎三五点而已。

    随着这几年新政的推行,大家逐渐看到其中好处,慢慢的方法多一点。

    一个个显得莫测高深,又语重心长的,说的不外乎这几条,强调的不过细节而已,或者新政推行过程中暂时弊端而已。

    为了节省时间,避免一些人说不让发言,杨麟先将人员分为十多个小组,让大家分组发言,或者这大概是分组发言的好处吧,那就是节约时间,并且每个人都能够说上两句。

    前世经验告诉自己,最高明的说话技巧不是自己说什么,而是仔细倾听,最后说出三言两语,让别人感觉都是自己心里话,如此方可产生共鸣。

    上午由钱邦芑、严锡命、江鼎镇、赵司炫等人作为召集人,进行分组讨论,而为了避免影响大家讨论热情,杨麟则闪出巡抚衙门,带上三五个随从明察暗访。

    走在大道上,想起往日钱邦芑那道貌岸然的嘴脸,杨麟内心感觉好笑,你这个酸儒过去不是说我做事有点独断专行吗?今天也让你品味品味组织讨论的痛苦,看别人会不会说你听不进去意见。

    虽然比起当年被枷解进cd时盛况差很多,但大街上到处也是人,道路两旁的市民看见人员经过不像过去那样冷漠,高声叫卖,看样子非常想做成一笔生意。

    杨麟弯腰进入一家绸缎铺,看了看铺面成列,只有角落处有十几匹绸缎。

    杨麟笑道:“掌柜的,拿一匹上好绸缎给我瞧瞧?”

    一个四十余岁偏瘦带着老式眼睛的汉子摇了摇头道:“贵客好眼力,这,这绸缎可是崇祯年间织的存货,昨天被一位将军看上,已经交了定金啊。”

    想到上个月给大家发的丰厚赏银,杨麟不以为意,笑道:“掌柜的,你,你这个店面看起来非常大,但怎么才摆这几匹绸缎呢?

    算了算了,我还是到其他店铺看看。”

    掌柜的哈哈笑了笑,说道:“贵客年纪轻轻,怎么不通情理?本店在这个街面上是数得着的店铺,尚且如此,你到其他店铺,能看上眼的更少?”

    杨麟佯装大惊道:“掌柜的,我们蜀锦天下闻名,过去朝廷权贵也多有订货,现在兵荒马乱的,难道那个将这上好蜀锦偷运出去赚取高价?”

    掌柜长吁短叹的,叫苦不已,这几年兵荒马乱的,货物交通断绝,去岁义勇军光复cd之后,虽然顺庆城丝绸供货,但其他地方连年征战,大家根本没有粮食吃,谈何养蚕制丝啊。

    现在大米每斗5钱银子,比起万历年间足足长了七八倍,比起过去饥荒年也足足长了五倍。

    现在大家苦苦支撑,主要为了维持祖上传下来的生意,再说了自己四十多岁,除了贩卖绸缎也不会做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