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十六章 印刷还是可以改进一下滴【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现在的戏班分为好几种模式。

    一种就是大家利益结合,一起赚钱后,按照一定比例分配。

    另一种是戏班主人以重金签下几个知名的戏子,以他们为骨干搭建戏班,而无论赚钱与否,都和拿了固定酬劳的戏子无关,甚至做得好还得多给人家点好处。

    最后一种是知名戏子自己组建一个戏班,戏班里面全部都以他(她)为主,这样就能更好的发挥,不过同样的,压力也都来到了他(她)身上。

    戏曲九仙之中的大部分都是第三种模式。

    大家都是顶级人物了,一般情况下不会为别人赚钱。

    当然了,有时候也会因为人情去客串什么的。

    素老板自然就是有自己的戏班,她去了江南这么久,戏班的人全都在休息,然后她还得每个月按时给工钱。

    钱英也被她签入了戏班,一共是十年,在这十年时间里,他所有的唱戏安排都由萧素琴决定。

    萧素琴不是白痴,她很聪明。

    《梁祝》这种会流传千年的戏曲,一出来肯定是火爆异常。

    如果钱英成名了之后,自己另起炉灶,找另一个祝英台来出演,和自己打对台戏,那不是养虎为患?

    如今钱英签了契约,如果敢这么做的话,萧素琴能一个状纸告到帝京府衙门去。

    苗炎对于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可是从来不忍耐的。

    对于柳铭淇来讲,萧素琴带着钱英回来了,那么下一步计划便可以正式开始实施了。

    这就是《梁祝》的话本。

    《梁祝》的话本比起《梁祝》的戏本要早出来,但迄今为止都好几个月了,柳铭淇都没有刊发出去。

    倒不是说为了防止盗版。

    在灯塔国和东瀛国你都没办法防止盗版,就更别说古代了。

    一个话本哪怕是写得再好,也只能卖最初销售的一个月,甚至时间更短。

    别的书坊拿到你的书,马上就会开动印刷,然后跟着你一起赚钱,你还没办法报衙门抓他。

    因此最贵的一个话本,充其量也就几百两上千两,作者卖不出价格来。

    当然,这也看和什么人比。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一年顶多赚八到十两银子,一个话本就能挣他们一百年的收入,想想也不是太坏。

    况且现在在帝京府城外,三五百两银子就能买一座不错的院子,或者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良田都能买上百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