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科幻>墨尔本,算到爱 > 第七十七章 5%的股份
    颜滟这次回国,家里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简单地来说,颜滟现在已经成了“有钱人家”的孩子了。

    颜达邦夫妇将手上15%的股份,留给了一直跟着自己创业的技术团队。

    把80%的股份,出售给了温州另一家知名鞋机制造企业。

    颜达邦自己留了5%的股份,准备开始做一个悠闲且不问经营的董事和技术顾问。

    颜滟从墨尔本回来的时候,颜路机械的生产线,已经开始逐步从市区搬到新东家所在的工业区。

    颜滟从小在厂里长大,怎么都会想要在工厂搬走之前,再回去看一看。

    九十年代初,颜达邦招揽的那些大学毕业的机械人才,全都是看着颜滟出生和长大的叔叔伯伯。

    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是香饽饽,毕业的时候都是包分配,拿“铁饭碗”的。

    “叔叔伯伯”的同学们,全都分配到国营大厂子里面去了。

    愿意在包分配的年代,“屈尊”到温州的民营小厂子来的工作的,全都是当时比较有冒险精神的人。

    事实证明,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冒险是非常成功的。

    相比于那些去了国营厂长最后又下岗的同学,颜达邦公司的技术骨干,在温州这个房价高的离谱的城市,个个都是有房有车有存款的。

    当年笑这些叔叔伯伯“没脑子”的同学,如今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曾经说出口的话。

    颜达邦夫妇至少还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完成经营权的过渡。

    交接完成之后,便要开始着手卖地。

    等处理完土地,颜达邦和路冰然就可以开始悠闲的退休生活了。

    至于为什么需要花一整年这么长的时间过渡,只要有创立过成功的企业,并且最终被收购人都很容易理解。

    很多被上市公司收购,或者自己本来就是上市公司的,在收购的谈判完成之后,创始人都是要被锁定三年,至少也要两年的。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资产是人员和渠道。

    创始人一拿到被收购的钱,人就走了,团队跟着散了,渠道可能都没有来得及对接上。

    这样的话,买的人,就等于是买了一条机器生产线。

    颜达邦夫妇这么多年奋斗的价值,就几乎可以说是不复存在了。

    有些以创业为职业的人,确实是不太在意自己的“价值”,只要能把公司转手,钱一到手,能多快离开就多快,对公司的未来压根就不关心。

    但这显然不可能是颜达邦夫妇对待自己一手创办的颜路机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