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天下安康 > 第1801章 攻心为上
    百济倭人联军北上之后,隋军主力便不再顾及对方。朝鲜战场是大隋为新罗、百济、倭人预设的坟墓,隋军之前阻止对方过河,也是有意识地将对方往北赶。

    松岳城之战结束之后,黄明俊部与达奚暠部会师。

    隋军乃兵分三路,一路由张长逊指挥水师一万,并松岳城守军五千人,沿着汉江直下,袭取慰礼城。

    一路由达奚暠率领部分真番军支援朝鲜城。

    第三路由黄明俊统帅,沿着乐浪半岛西海岸南下,直袭白村江(今韩国锦江)口,进逼百济国都泗沘城(今韩国扶余郡一带)。

    其实自始至终黄明远也没准备覆灭百济、新罗。

    实在是力有不逮。一个高句丽的复国组织就弄得辽东隋军欲生欲死,若是再来个百济和新罗的复国组织,整个辽东就别想安宁了。

    百济、新罗再小,这也是一个国战。

    而黄明远所设想的,一直以来都是打残对方,兵临城下,再签订一个城下之盟,保证几年辽东、乐浪的安稳。

    中路张长逊所部,一路直袭慰礼城。

    虽然慰礼城是百济人的旧都,并在此定都四百多年。但自475年便被高句丽占领,并改名为北汉山城,至今已经一百四十年。之后高句丽和新罗先后占据此地,并在此形成拉锯的局面。除了百济圣王时代,和新罗联合收复此地,但转眼便被新罗人坑杀,慰礼城也得而复失,六十多年来,再不复为百济人所有。

    所以慰礼城即使做了百济人四百多年的旧都,但当地百姓并不认为自己是百济人。六十多年的岁月,老一辈的人已经死光,而记忆也早就被时间所磨灭,对于当地百姓来说,他们可以是新罗人,也可以是高句丽人,但就是不是百济人。

    新罗人为了让百济人参战,将慰礼城交给对方,但前后不过短短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百济人忙于战争,连对城中最起码的清洗都没有做。

    而且百济人集中到松岳战场,在慰礼城留守的部队也不多。等到隋军舰队一路杀到慰礼城下,百济人便悲剧了。

    慰礼城中充斥着百济全军覆没的消息,整个城中满是恐慌。

    隋军的威名是灭亡高句丽铸就的,又经过百济、新罗官方为了仇视隋人而刻意的渲染、夸大,两国百姓本就对隋人心存恐惧。

    而今日以小打大,却不幸失败,上至官府,下至百济,就更心惊胆战了。

    慰礼城是座大城,被高句丽人、新罗人经营良久。张长逊虽拥兵万人,但多是水师。而真番军又疲惫不堪,贸然攻城,担心不顺。

    而且现在城中恐慌,但一旦隋军攻城,反而易使得对方同仇敌忾起来。

    这时叶孝辩建议,当初杨素攻打鄂州,曾用五牙大舰的拍杆拍塌了鄂州城墙。今慰礼城困守不降,引兵攻城又是下策,不若学习杨素当年之策,用拍杆轰击城墙,加深城中守军、百姓的惊恐。

    张长逊从之。

    于是隋军数艘大船来到慰礼城的南侧,靠近城墙。

    慰礼城濒临汉江,平日里方便运输,汉江又是天然防线,谁能料到现在反而是致命软肋。

    三艘隋军大船分散开,用船头对准城墙,然后将船头的拍杆拉到最高,又重重地拍下。这拍杆有数千斤重,乃是沉木所造,重击下去,几乎有石破天惊之威力。遭此一击,整个城墙都在颤动。铺天盖地的尘土飞扬,再加上“轰隆”的巨鸣,仿佛天地变色一般震撼。

    虽然慰礼城乃是一座坚城,但这个时代的城池,仍主要是夯土城。事实上整个中国,虽然已经有砖城,但大规模的建造砖城,也是要到宋朝和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