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大清武帝 > 第六十章 趁火打劫(上)
    平壤城外,日军大营。

    营帐之中,烛光点点。宽大的帐篷之中,尽是亮色。正中间坐着便是日军前线总指挥官桂太郎,下面被绑在两个人。身上都是鞭痕,鲜血淋淋。却正是松下正和和村上栀子。站在他们俩身边的便是头山兄弟。只听头山文对桂太郎道:“大将军,村上栀子涉嫌包庇敌人,纵敌回城。应该处死,松下正和,包庇下属,应该送回帝国。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桂太郎看着下面的情况,却是满脸的皱纹,苍老的容颜之上尽是纠结。

    原来当日刺杀,栀子对吴广林手下留情,没有将受伤的吴广林杀死。让一边的头山兄弟看在了眼里,他们本就在找着村上和松下的错误,如今见状,自然是不会放过。再加上,刺杀逃跑过程之中,二处原来的人马死伤太过,黑龙会的逐渐的占据了上风。于是头山文二话不说,便将二处的那些人杀掉,然后绑了松下和村上。并且施加酷刑,准备逼他们认罪。结果这两个人岂是那般轻易认罪。桂太郎见他们俩没有回营,重压之下,头山兄弟才供出了实情。桂太郎闻之,大怒。不过不得不说,头山兄弟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栀月确实有着放纵吴广林的意图。作为前线的总指挥官,桂太郎自然知道,如果当时栀月把吴广林杀掉,此刻平壤城估计就已经被攻破了。

    不过桂太郎还是没有什么行动,他还是十分的犹豫不知道,应不应该按照头山兄弟的言语来。因为他不知道这背后的水有多深。是不是川上操六给头山兄弟的示意,准备将这两个人杀掉,在二处重新洗牌。还是有着其他的日本政客,想把手伸到二处这边来,头山兄弟只不过是他们的枪手。又或者本就是头山兄弟的私自行为,不过桂太郎知道,怕是第一种可能多一点。眼看大帐之内,陷入了僵局。

    正和吐了一口淤血,道:“我们的罪责都应该由军事法庭决定。头山兄弟决定不了什么。更何况,我们的‘豫让的剑’整个计划还没有结束,桂太郎将军如果就这样把我们手刃于战前,一定会失望的。”桂太郎一听,着急的问道:“还有什么?”正和说:“刺杀醇亲王。”桂太郎一听,大吃一惊。问道:“你们有这能力?”正和笑道:“当然,不过这次刺杀不是一般人可以执行,必须是跟着老师后面学过明石忍术的忍者才可以执行。而老师的忍术,唯有师妹做的更好。你们如果把他杀了,怕是就没有机会了。”

    一番话听着,头山文气的大吼道:“八格牙路。”然后便走过来,准备踢正和一脚。桂太郎见状,怒喝一声:“住手!”桂太郎本就是在军中积威很久,一声怒喝,吓得头山文赶紧收回了腿。桂太郎又挥一挥手,旁边的卫兵便将正和和月栀二人松绑。他缓缓地走到了两个人的身边,替他们抚平了衬衫的领角。笑道:“此去,无论成功与否。栀子之罪皆可以赎清。一旦成功,我想即便我不用说,天皇也会你等二人授勋的。”栀子被打的一脸上都是伤痕,肿胀之处,历历在目。不过她听到了天皇的授勋,眼神之中还是闪过了一丝丝的愧疚,站直了敬礼道:“定当不负将军之嘱托。”

    其实栀子对吴广林虽然是以间谍身份潜入,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她面对着吴广林的深情,自己也是已经深陷了其中。当日刺杀之时,以栀子之武艺,她想要把受伤的吴广林杀死,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不用说吴广林当时为了保护宋庆还露出了那么多的破绽。这些都被一边的头山兄弟看在眼里,他们自然嫉恨于心。而正和则是选择无视栀子的行为,侠骨柔情,面对着两国之征战,也只剩下叹息。

    ……

    清朝东北,瑷珲城。

    黑龙江在清朝的时候也被称为“黑河。”而瑷珲城则就是黑河河岸上的一座关城。瑷珲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是为了围剿元朝残余势力而建城,开始瑷珲城的规模很小。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在此抗击俄国,重新扩张了瑷珲城,便将之设立为黑龙江将军行辕之处,首任黑龙江将军,抗饿名将萨布素便是驻扎在了这里。而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中俄边境便由原来的黑河衍伸到了外兴安岭一带。而在黑龙江到外兴安岭一带,也开始逐渐有着汉人迁移过来,开垦荒地,养儿育女。所以瑷珲城便由最开始的边城,而成为了一个内陆的军事重镇。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到1840年的这段时间内,清朝政府没有在黑河以北的地区,另外修筑新城。所以瑷珲城依旧震慑着俄国人。

    然而自鸦片战争之后,俄国人便开始不断的侵蚀中国人的土地,到了甲午战争前夕。东北地区,边疆已经不再以外兴安岭沿线为边境。而是将黑河设为了两国之边界。所以瑷珲城便又重新成为了边城。但是朝鲜本欲让依克唐阿将行辕移动到哈尔滨城或者墨儿素城。但是依克唐阿坚决不从,他希望自己镇守瑷珲城能够俄国人南下的野心一个警惕。他本就是忠君爱国之人,尽管之前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皆都是签订于上一任黑龙江将军奕山之手,但是他依旧将之视为耻辱,在黑龙江城厉兵秣马,就是为了保护好中国这片土地。

    但是依克唐阿终究是还是一个旧式的军人,即便他爱兵如子,但是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时代,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世界的发展,他还是有着自己的局限性。比如这一次,俄国人早就在日本人发动彦州事件的时候,便通过尚未建成的西伯利亚铁路开始向南方边境调动兵马,但是依克唐阿却是一直让自己的斥候盯着商道上和俄军军营之中的动静。对于疾驰的火车,他视而不见。这倒也不怪他,俄国人这一次玩了阴谋诡计,他们用了之前用来运输商品的火车头,运送士兵。因为这些火车的班次几年来都是一模一样,所以依克唐阿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火车皮里面装着的都是一个个的俄国大兵。而且俄国人不仅仅在这个上面玩了猫腻,他们还另外在南部的边境上下修筑了军营,双管齐下之下,他们便成功的骗过了奉军的斥候。

    依克唐阿的部曲,大都是当初左宝贵驻守任职高州镇总兵的时候,帮他训练的。当左宝贵带领着部队战死平壤之后,这批从辽宁高州镇出来的军队,就只剩下依克唐阿的下属,所以他们便被称为奉军。

    当俄军三个师团共计八万余人悄悄的出现在瑷珲城外的时候,依克唐阿依旧不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有多么的可怕。

    黑夜之中,只听黑河对岸一声炮响。驻守在了瑷珲城的清军才反应过来,俄国人攻城了。城中这几日并没有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大部分都把目光放在了朝鲜,纷纷都认为战争离着自己尚且遥远,而且也没有听到将军说要像甲午年间一样,南下驰援朝鲜。有些人传谣言说是俄国人可能要打过来,将军不放心南下。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如今大清军力充足,朝鲜有着醇王驰援就不需要奉军的帮助。第二种解释明显更加的深入人心。不过不得不说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战争笼罩。所以大家都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选择围在炉边,炕上,看戏。但是俄国人的一声炮响,很快就把瑷珲的守军给打醒了。

    城楼上值勤的清军们纷纷陷入了慌乱之中,这个时候黑夜之中闪现出来一个个头不大,当时异常敦实的身影。正是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他自然是知道俄国人乘乱进攻清朝是有着很大的可能性,所以他自中日开战以来基本上就夜宿在城楼之上,看着远处闪耀着火光的炮口,心中默默数了一下,俄国人的炮火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的强烈,估摸着要么就是人数不多,要么就是路途遥远,无法携带太多的火炮,但是他依旧十分的奇怪,俄国人的这一次行动有些不符合他们平素里的行为。

    历史之上,俄国人尽管占据了很多中国的土地,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他们通过恐吓大清王朝而获得的。他们往往都是先对大清进行政治压迫,然后才视情况对对大清采取军事行动。实际上俄国人真正和满清打战的次数,屈指可数,最差的一次便是当初左宗棠平定新疆乱匪的过程之中,俄国人有插手。这倒也不是说北极熊不喜欢打战,只是沙俄这头北极熊实在太过于狡诈,在他们看来,能够不花费兵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自然就不需要花费兵力,毕竟都是国家的财富。而这一次,显然俄国人没有进行任何的政治上的行动便采取了军事行动。所以让依克唐阿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是摸不着头脑的依克唐阿表现的镇静无比,他在城楼上对有些慌乱的士兵们低声呵斥道:“慌张什么?俄国人还没有打进来,城坚炮利,怂包!”见到主将出现在城楼之上,方才有些慌乱的士兵们表现出了镇静,他们大多数,羞愧的低下了头颅。军官们便开始指挥起了士兵作战,搬运弹药,释放曳光弹,还有些去向炮台上的炮兵们提供俄国人的坐标。依克唐阿对身边的传令兵道:“去引燃狼烟,俄军入侵。”因为瑷珲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原因,尽管其是黑龙江的首府,但是依旧没有架设电报线,所以面对敌袭还是需要依靠着老式的传讯方式,用狼烟层层传递下去,然后传到了哈尔滨,最后再从哈尔滨发电报到京师。

    瑷珲城和平壤城不一样。平壤城建城很早,那个时候火器发展的并不是十分的盛行。但是在康熙年间,火炮即便在中队也已经是常用的武器了。所以有着文韬武略的康熙皇帝自然在建城的时候考虑到了火器的使用。瑷珲城的城墙是用大理石和蒸土共同建造的,并且设置有瓮城,炮台。而且还设置了外城,内城,卫城之区别。当然平壤城也是有外城,内城,中城还有北城的分别,但是平壤城是因为政治和经济原因,瑷珲城纯碎是为了军事原因。

    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不过这个也可以理解。平壤城毕竟是朝鲜内陆城市,而瑷珲城是边城。本身的功能就是不一样。依克唐阿又在瑷珲城之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还有武器弹药。况且城中还有士兵五万余人,不说各个都是能征善战之辈,但是到底还是接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此番又是本土作战,保卫家乡。所以依克唐阿并不害怕俄国人可以攻破瑷珲城。否则俄国人也不会忍到现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