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文帝本纪 > 第六十一章 争斗(二)
    一个月时间匆匆而过,王笙想必也查不到什么确凿的证据。但御史的一张嘴,只差不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寥寥的证据被她说的罪大恶极。

    这样的虚张声势却是唬不到徐晶这样的人:“王大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是没办法给朝廷三品大员定罪的。”

    王笙自有准备:“臣正要说到这最后一项,贪墨。”

    终于说到正题了。渎职和大不敬,拿到确凿的证据十分艰难,如何定罪全看皇帝心情。而且看在徐晶的面子上,多半是申饬一顿了事。

    可贪墨就不一样了。大周律法对于贪墨的刑罚非常重,千两白银以上就足矣判流刑,更严重者可以株连满门。

    “臣前些日子在京城救了一个告御状的孩子,他原本家中殷实,长姐已经考取功名。可是这样一个家庭,只是因为不愿将家中田地卖给官员建别院,长姐被下狱,母亲与全家青壮被强征劳役,父亲长兄惨死,只余一个七岁的男孩与兄长千里上京告御状。臣救下这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兄长已经冻死多日了。而这位强占良田的官员,便是徐茹正夫陈氏的母族!”

    王笙说完急促喘了几口气,像是义愤难平。可是这种程度的指控,恐怕动不到徐茹。王氏一族查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查到这点连证据都算不上的事实?

    “王爱卿,还有吗?”

    “回禀陛下,臣命人多方探查一月有余,终于查到了证据。丹州陈氏一族,自泰初十五年起,每年借年节之便,向徐茹府中贿赠大量金银,五年之内数额高达五万两白银。这是账本,臣府中还有陈氏家仆为证。”

    五万两白银!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一州刺史,三品大员,一年的俸禄,禄米职田布帛锦缎,加上冬夏两季的冰敬碳敬,一年之数也不过千两白银。五万两白银,是很多官员一辈子都见不到的数目。

    这才是天下第一士族的能耐。

    “账本呈上来。”

    守瑞从王笙手上接过账本,徐晶终于变了脸色。陈氏借着徐茹的势,在丹州州府谋了个六曹的差事,徐晶一直都知道。可是年节里如此大量的金银往来,徐晶却是半点不知。

    陈氏是她在丹州做刺史时,为徐茹定下的亲事。门第不高,有些短视,却不曾料到这些年胃口和胆子变得如此之大。

    “荒唐!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朕以为这是前朝的事情了,没想到在我大周,居然还有如此蛀虫!小小一个户曹,官不过四品,胃口却是天大!王笙!”

    “臣在。”

    “这件事你继续查查,把这个丹州陈氏给朕查个底朝天,看看这个四品户曹究竟有什么能耐。刑部协助,如有阻挠者,按同罪论处。”

    黄珊也出列,与王笙一同道:“臣遵旨。”

    查了陈氏,要把徐茹绕进去轻轻松松,更何况就账本来看,徐茹也并不干净。徐晶难得露出这么多年来罕见的难看神色,连下朝后元昀元旸关切的询问,都敷衍而过。

    王笙找到的家仆被押往刑部大牢,便开始了密集的审讯,一副不把徐茹钉死不罢休的架势。相反,徐晶接连几日告病没有上朝,徐府安静得仿佛没有事情发生。

    元晗并不关心审讯进度,以王氏复仇的心切程度,必然不遗余力。徐晶忙于为徐茹脱困,顾不上她这边。

    徐氏一派,少了徐晶这个主心骨,如同一盘散沙。这也是皇帝这么多年,敢于用徐晶牵制卫弗的原因。只要她一倒,徐氏不足为惧。元昀刚刚解除禁足,元旸能力不足,元晗终于可以松口气,好好过个年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