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快穿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 科举文里的憨傻大哥(12)
    御书房里,皇帝拿着樊杰的亲笔上书,期待地撕开蜡封,他早就想好了,樊杰年纪老迈,就像是老掉牙的狮子,已经顶不了大用了,而林浪正是年轻气盛,不能助长他的野心,这次就先站在樊杰一边,顺应他打压下林浪,以后再给林浪点甜头吃,把责任都推到樊杰身上,到时候还怕林浪不死心塌地地效忠?

    然而展开信笺一通读下来,皇帝的脸色却越来越臭,最后气得痛骂了一声“老东西”。

    原来樊杰竟然在信中大夸皇帝英明神武,非常赞同皇帝对林浪的封赏,甚至为了表达对圣旨的支持,樊杰已经将西北军的军权全数移交给林浪,这次上书是特地请旨辞官的。

    皇帝曾多次暗示樊杰交出兵权,樊杰都拒不理会,皇帝派去西北军营的人也没能从樊杰手上讨到什么好处,那老东西把兵权看得像命一样紧,皇帝哪里能想到,这次他竟然就痛痛快快地交了出去!

    而且林浪的“镇西大将军”是他亲自封的,掌握西北军权也是理所应当,谁都说不出个错处,皇帝就算想发作他们先斩后奏都站不住理,这次简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樊杰那老东西是中了什么迷魂药,竟然对林浪那小子如此信任!

    边城的西北军营里正在举行庆功宴,祝贺林浪名正言顺地成为西北军统帅,同时也是恭送樊杰卸甲荣归。

    移交兵权的同时,樊杰也召集了自己的旧部,让他们从此便效忠林浪。当中有人见识过林浪的实力和与众不同的练兵方式,对他心悦诚服,也有人认为樊大将军不厚道,他们拼死拼活跟了他这么多年,到头来竟然被一个凭空冒出来的年轻小子抢了风头,如何能服气。

    之前是要上战场和蛮子打仗拼命,所以没人跟林浪争领兵权,如今战事已毕,到了争功劳的时候,就有人坐不住,想出来掺和一脚了。

    对于这些人林浪的应对方法很直接,既然认为我不配,那就站出来来好好比划比划,看看你们是不是更配。

    比行军布阵,他可是樊大将军亲手教过的,又接触过后世各种各样的典籍电影里的兵法策略

    ,还真没人能说得过他;比身手功夫那就更不怕了,这些人比起蛮族的鲁达辛卡还要稍弱一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这么比划了几日,无论这些人是真服气还是假服气,总归都不敢再在林浪面前说一个不字。

    大军征战数月,好不容易在庆功会上能轻松热闹一次,诸多将士都尽情吃吃喝喝,你推我攘不亦乐乎,林浪坐在上方的主座上,朝身边的樊杰举了举杯,“将军在西北鞠躬尽瘁数十载,如今功成身退,可会觉得不甘心?”

    樊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甘心又如何,老了就是老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林浪抿了一口烧刀子,说出一句惊人之语,“将军可曾想过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樊杰微微一怔,随即轻嗤出声,“真以为谁都眼馋那个宝座?整天担心受怕,想吃口肉还得捡别人尝过的,忒没意思,还不如上阵杀敌,多砍几个人头。”

    他眯了眯眼看向林浪,“莫非你……”

    林浪又给他斟了一杯酒,“下官只是随口一问,将军莫在意,接着喝!”

    感受到朝堂的各种勾心斗角时,林浪确实考虑过要不要拼一把,争个皇帝当当,不过细想之后还是作罢,拥兵造反可不是随口说说的简单事,权力的交替必定要踩在无数无辜士兵和百姓的鲜血尸骨之上,况且他只是个来做任务的过客,还是不要搞这么多事为妙,只要皇帝不再处处针对陷害他,他就老老实实地驻守边疆保一方平安,直到完成任务离开。

    庆功宴之后,林浪和樊杰一起护送蛮族的使臣和贡品回京,顺便一个受封,一个辞官。

    受封为大将军后,林浪也拥有了御赐的将军府,成了京城的“有房一族”,不过因为后续的离间效果没达到,皇帝对他的不满愈发加深,下面的官员做事也就没那么尽心了,宅子赐下之后就没人打理过,破破烂烂的看起来还挺磕碜。

    林浪不打算在京城常住,更没有娶个妻子留在京中当人质的打算,也就只把将军府当个临时的歇脚处,没有怎么费心打理,要不是御赐的宅子不能卖,他都想走人时直接卖出去换成银钱了。

    可能是为了故意晾一晾他,入京之后皇帝并没有立即召见林浪,因为不清楚皇帝的态度,也没有其他人找上门,林浪完全不着急,一个人在京城四处吃喝闲逛,不去结交官场同僚,只偶尔去樊杰府上,和他喝喝酒说说话,悠闲得很。

    这天他刚去吃了一家据说是京城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特色消夏美食——酥山,也就是古代的冰淇淋,稍稍消解了夏初的热意,准备回府时走过一条长街,恍惚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