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大宋萁豆劫 > 第108章 白水绿波君臣殒命
    110

    “目标到啦!”

    清晨,橘红色的朝阳刚刚升起半竿来高,空气中犹自凉意深沉,丝丝缕缕的白色雾岚贴着丘陵冈峦缓缓流荡,宛若轻纱一般。两座碧山夹峙中间,一望无际青绿枯黄交杂的芦苇丛中,一名黑巾黑衣之人口咬半截苇管,窸窸窣窣的探头出来,先是向着北方张望许久,接着又将右耳贴着地面倾听片刻,然后重新缩回苇丛,“啪”的吐掉苇管,语音急促而又带着惊喜的低声说道。

    果然,对面三里来远地方,一条青苇掩映、南北绵延的白沙便道间,三人三骑正迤逦行来:走在后面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青年,折扇纶巾,玉面颀身,满副浓重的书生模样;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老者,一个少年,两人皆青衣小帽,仆从打扮,一个牵马背包,脚步迟重,另一个则蹦蹦跳跳,东张西瞧,又不时窜出道前丈余来远,然后以手拂开遮挡着道路的苇梢苇叶,等待老者和青年通过。

    “发出讯息!”

    黑巾黑衣之人按了按腰中利刃,然后弯腰躬身,于唰唰的苇叶声中迅速退至远离白沙便道的芦苇深处,另一名早已潜藏于此的黑巾黑衣之人立刻悄声发出指令。少顷,一只足间系着蜡丸密信的黑鸽便腾空而起,在青茂繁密的芦苇梢头盘旋两周后,振翅向南飞去。

    两名黑巾黑衣之人相对而视,面上各自显出会意的狞笑。

    正值残春将夏天气,方才还是凉意犹存,顷刻之间却早阳光炽白,热力骤增;芦苇丛内更是风丝不透,格外郁闷难挡。青年、老者、少年三人均走得热汗津津,尖利的带着毛刺的青黄芦苇叶子拉过脸颊和手背脖颈,又被热汗一蛰,更是痛痒难耐,几不可忍。

    “琴老,这是到了何处?放着阳关大道不走,偏偏走此僻狭难行小道,究是何意?”青年一面手摇折扇取风驱汗,一面仰头望着天上光芒四耀的太阳,低声问道。

    “回陛下的话,此地位于南阳西北六十里处,名曰博望坡,北倚伏牛,西临白河,自古便为‘襄汉隘道’之通衢,历来系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候,诸葛先生初出茅庐,即于此地设伏,一举烧退曹操数万雄兵!”

    被称作琴老的老者伸手推开一株挡道的青碧苇秆,边走边向青年介绍着博望坡的地貌历史:“走此僻狭难行小道嘛,是为了陛下行程安全起见?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当此之时,敌人便是有心图我,又何能料到堂堂大宋皇帝,金鞍玉勒,出警入跸,竟会走此鬼不繁蛋的幽僻之地?”

    “说的也是。诸葛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出神入鬼之谋;千古龙人,名不虚传也!”青年看似气度从容,举止有节,然而眉宇间却似始终隐着某种不安神色;闻得琴老之言,抬袖抹了一把额前热汗,赞叹而言,语气哏哏巴巴,仿佛背着台词一般,“朕还记得火烧博望一阵,后人有诗赞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笑谈如意中;只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诸葛一生最善火攻: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孟获所借藤甲兵……死于诸葛火攻者

    数十万计,就连诸葛自己也曾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社稷,然必损寿矣!’民间传言,因为死于诸葛火攻者太多,上天整整减其寿限二十年……”琴老侃侃语道。

    “白河到啦,白河到啦!”

    青年琴老正在低声交谈之际,少年忽然一面鼓掌跳脚,一面呼吆喝叫起来。

    果然,白沙便道的尽头,一条宽约里许的青碧河流横亘眼前,绿波荡荡,映天照日,河流两岸皆是丈余来高郁郁苍苍的青苇;又有一块卧牛大小的长条巨石躺卧水畔,被浪涛冲刷得极是干净,想来应是充作堤岸码头了。

    夯儿夯儿一小舟,

    湍儿湍儿水长流;

    咳儿咳儿有客来,

    吁儿吁儿止住舟。

    ……

    河心当中,一个白髯老翁头戴竹笠,身穿鹑衣,挽袖裸腿,袒胸跣足,正于艳红色的朝阳光柱里驾着一叶蚱蜢扁舟顺流漂来。老翁一面撑篙一面唱歌,歌声贴着波面,悠悠扬扬的旋落老者、青年和少年耳中。

    三人三骑乃急穿芦度苇,快步行至河边,鸽童跳站巨石之上,单腿独立,手搭凉蓬,做四面眺望状。一阵凉风贴着河面、挟着水汽倏然裹卷而来,各人身上的汗粒登时便被吹落得干干净净,竟俱不觉激灵灵的打个寒颤。青年站于一簇青苇下面,以扇遮日,高声叫道:“船家,我等三人皆来自东京,因有急事赶路。可否渡我等过河,重重谢你!”

    老翁呵呵一笑,接口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