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网游>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 第120章 基隆见闻(三)
    漫天散星已经向南,夜色如水。

    喧嚣了一整天的基隆城变得沉寂了下来,只有街道上的灯火,和巡逻走过的士兵、巡警们依旧忠于职守的为这座城市担负着守卫者的角色。

    院落里,墙角的几株芭蕉树巨大的树叶在微风之下沙沙作响,充当着最好的催眠曲。

    在几个房间里,传来了或是高亢,或是低沉,或是细微的鼾声和梦呓声。

    但是,天字一号房的郑芝龙却是睡不着,几番辗转反侧之后,只觉得屋子里有些气闷,索性披衣起身,到院落里乘凉。

    “大哥!”

    那青衫树树影里,郑芝龙的一名亲卫同样是夜不能寐。

    见郑芝龙走了过来,急忙站起身来行礼。

    郑芝龙被这突如其来呼唤一惊,下意识转头过去。

    “二弟?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名亲卫不是别人,正是郑芝龙的二弟郑芝凤。

    看到二弟偷摸着跟来,郑芝龙不由得大怒:“我不是让你守在厦门,谁让你过来的!”

    “大哥,咋们三兄弟这么多年来都是同生共死,现在三弟被抓,我这个二哥岂能不来,甭管这基隆是啥子龙潭虎穴,我们三兄弟一定能闯过去!”

    见到大哥生气,郑芝凤赶忙摆出自己的一番言论。

    事已至此,郑芝龙也不好追究,只骂了几句,然后问道:“今日之事你瞧见了。”

    郑芝凤面露苦笑,无奈着点了两下头。

    在丰泰楼,听那些匠师讲述了秦浩对于农民手中的余粮收购制度,基隆军采取三倍市价收购的制度来保证农民的利益,虽然用工业劵来支付很大一部分,但是,这工业劵在郑芝龙的这些原本的海商眼中,便是如同江南盐商通过粮食换取的盐引一样。

    属于有价证券!

    普通百姓可以用这些工业劵到“秦汉商号”去购买自家需要的各类物资。

    这无形之中便在市面上有着数百万流通的资金,给基隆军手中的各个工厂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

    通过对农业进行补贴的政策手段,为工业产品制造了市场。

    而不是像大明那样,用食盐这种国计民生的必需品来换取边防需要的粮食布匹马匹的各类物资。

    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被基隆目前采取的这种方式甩下了不知多少条街!

    不过,秦浩的这个办法,也是经过了数百年无数政府经验教训换来的。

    政府通过高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低价卖到市场上,进而达到稳定市场、稳定社会、稳定农业与农村、提供和制造工业产品市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