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网游>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 1421 中考 (谢谢万古长青闫大帝!祝大家新年好!)
    许文辉大笑:“谭总,我们报纸,就《杭城日报》四个字可以相信,它确实是杭城的报纸,连下面那天气预报,都不能信,它都不准,其他更不用说了。”

    谭淑珍和许文辉通电话的时候,是开了免提的,张晨妈妈和老张都听到了,谭淑珍挂断电话,老张就笑道,看到没有,这才是老实人说老实话。

    张晨妈妈,气恼地把报纸扔到一边,骂道,差点被骗去,什么破报纸。

    “好了,不管了,南南,你先说说,你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还是老话说的好,吃好睡好才能考好。”张晨妈妈说。

    老张和谭淑珍都笑了起来,老张问,哪个老话说吃好睡好才能考好?那是说干好。

    “我说的,不就是老话,南南现在干什么,她现在要干的头等大事,就是把考试考好,有错吗?”张晨妈妈振振有辞。

    ……

    谭淑珍和向南说,自己紧张了一个多月了,还真是这样,向南要参加中考了,谭淑珍觉得,自己怎么比向南还要紧张,比自己当时要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选拔赛还要紧张。

    不过想想也是,谭淑珍觉得,从中考开始,向南似乎就要开始告别她的童年,告别了童年之后,不是成长为少年,而是一下子好像就要成为成年人,要参与到这个社会的竞争了,社会竞争,还有什么,会比中考和高考的竞争更惨烈的?

    连成年人的评职称和评先进都比不上,那个一次不行,还有第二次,中考就是一次,考得不好,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

    中考结束,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就要进入高考的紧张备战。

    这种竞争的强度和压力,和他们的年龄,实在是不相称的,也怪不得有些小孩,会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垮掉了,提前退出了这种竞争,也就基本等于提前退出了这个社会,现在,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还能干什么啊?

    向南是个要强的人,她从来也没有说,但谭淑珍看得出来,她也在努力,说不定心里还暗暗和郑新颖在较劲呢,只是,郑新颖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辅导郑新颖,谁能够辅导向南啊?向南的课本,自己已经连看都看不懂了,更别说辅导她。

    为此,谭淑珍觉得有些对不起向南,去年暑假,小芳帮助辅导了向南,结果,向南的成绩就进步了很多,看样子,她还是有学习的潜力的,小芳也这么说。

    到了今年,几乎都不需要谭淑珍催促,向南自己就去参加了各种补习,无奈她原来的基础比较差,从小学到初二,差不多都是玩着过来的。

    谭淑珍知道,那个郑新颖,可是读初二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把初三的课程都学完了,人家初三还在上新课,她就已经全当是在复习了,这大概就是她爸妈给她制订的学习计划,谁会给向南订学习计划啊。

    好在向南很努力。

    向南很努力,谭淑珍在一边看着有点心疼,她甚至都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听张晨的话,干脆把向南送去美国读高中,看看张向北,哪里有像向南这么紧张。

    但现在,想什么都来不及了,只有这华山一条路了,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向南在努力的时候,谭淑珍也没有闲着,虽然说中考是个很严肃的事情,大家都盯着,没有什么后门可走,但谭淑珍觉得,这里面肯定是还有后门可走的,在这个人情社会,她就不信,什么都是制度,没有人情。

    谭淑珍为此,请了教委的办公室主任吃饭,请了教委主任吃饭,主任和谭淑珍原来就是朋友,她也知道谭淑珍找她是为了什么,主任推心置腹地和谭淑珍说,要是你们家向南,连人家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达不到,那我这个主任也无能为力,想帮也帮不了,这个是硬杆子。

    不过,她要是上了分数线,关键的时候,我还是可以推一把的,也不算犯错误。

    “什么意思?”谭淑珍问。

    “你知道整个杭城,一分有多少人吗?”主任说,“虽然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算是迈过了读这个学校的门槛,取得了投档资格,但并不是,每一个上分数线的,就可以进这个学校的。

    “每一所学校的招生,都是有名额限制的,如果上分数线的人太多,超过名额限制,你就是达到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那也没有办法,你只能去下一所学校,简单地说,比如你虽然上了杭二中的分数线,但要是上线的人太多,你就很可能要去读学军或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