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八章 全球性灾难
    因为北半球的水稻与南半球的小麦还没完全成熟,所以二零三五年的粮食产量将骤然降低百分之三十以上。在此之前,全球粮食产量已经低于消耗量。如果骤减三成,必然导致粮价暴涨百倍。

    说得直接一点,即便是发达国家,特别是不产粮的发达国家,也要面对粮食危机。

    对于粮食产量无法做到自给自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绝对是更大的灾难,因为价格暴涨的粮食将把数十亿人推入地狱。

    事实上,即便到二零三六年,粮食产量也不可能恢复。

    原因很简单,粒子风暴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全球化肥、农药等产量大幅度降低,影响到数个月后的秋粮栽种。即便粒子风暴只持续一个月,化肥、农药等产量也不可能在此之后立即恢复,最快也要等到二零三六年下半年,因此二零三六年上半年的粮食产量也会降低,影响将持续到二零三七年。

    问题是,这得有一个前提,即气候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气候受到影响,粮食危机将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粒子风暴的第三个影响,就是气候。

    按照气象学家预测,持续的高强度粒子辐射,必然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因为七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所以北极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在短期内升高五度,北极冰层很有可能完全融化

    也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海平面升高,淹没一些岛屿国家。

    事实上,海平面升高、淹没岛屿国家,只是北极冰层融化产生的最微弱的影响。

    北极冰层融化之后,绝大部分低温海水都将涌入北大西洋,导致北大西洋降温,从而对北大西洋暖流造成影响,最终对全球的海洋热能循环系统造成影响,导致全球气温在几下来的几年之内急剧降低。

    在此期间,南极冰层将大肆扩张。

    也就是说,全球气温将经历先升高、再降低的急剧变化过程。

    按照气象学家预测,最多三年,北极冰层将恢复到二十世纪初的状态,甚至有可能达到小冰河时期的规模。

    到时候,加拿大的北部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俄罗斯北部地区都将被冰雪覆盖。

    问题是,这绝非最终结果。

    北极与南极冰面扩大之后,将把更多的太阳光反射到太空中去,导致地球吸收的太阳光热量大幅度减少。

    也就是说,严寒将从此开始。

    按照一些较为悲观的气象学家预测,十年之内,地球的平均气温将降低十摄氏度,并且在五十年后达到最低点。到时候,大半个欧洲、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北部与东部各地,整个阿拉斯加与整个加拿大,都会被冰雪覆盖,而南美洲最南端、南部非洲地区也将被冰雪覆盖,冰层将把南美洲与南极洲联接起来,阻断南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洋流,导致海洋生态循环系统崩溃。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物种都将灭绝。

    小冰河期达到顶点后,随着海平面急剧降低,海水总量减少,大量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灭绝,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大幅度提高,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热量,从而使全球气温逐步回升。

    只不过,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随着气温升高,幸存的绿色植物将首先获益,冰层也将逐渐消退,地表开始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热量,进一步提高气温。

    最终,气候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