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和残疾世子一起种田 > 第 32 章 做月饼
    悦来楼才让每天先送十斤,这数量有点少,李铁一天可以做四十斤豆腐,要不怕累的很,还能再多一些呢。不能只指望悦来楼。

    第二天早上李铁做了四十斤豆腐,先给悦来楼送去约定的十斤,剩下三十斤他挑着担子打算在镇上走街串户卖一卖。来的时候,侄女给他了一个拨浪鼓,让他走街串巷的时候学学货郎,边摇拨浪鼓边叫卖。

    刚开始听侄女说要这么干的时候,他心里是很抗拒的,有点不好意思张不开嘴。后来想想家里幼小的两个儿子和年迈的父母,他的抗拒就没有了。

    “卖豆腐喽~~~~~~卖豆腐~~~~~省城才有的豆腐板桥镇也有啦,快来买呦~”

    有在家的人听到,都纷纷出来看,看省城才有的豆腐什么样?

    “这个小哥,你卖的豆腐是省城才有的?”一个老太太问李铁。

    “对啊大娘,我家这豆腐省城才有的卖,咱板桥镇上是没有的,我这是独一份的生意。”独一份的豆腐,老太太还没有吃过,有点心动。

    “小哥,那你这豆腐怎么卖啊?”

    “我这豆腐八文一斤。”说着,李铁把豆腐的盖布掀起来,露出来白白嫩嫩的一整板豆腐,然后拿刀从角上切了鹌鹑蛋大小一块豆腐下来,放到一个粗瓷小碗里,递给这位大娘。“大娘,新东西好吃不怕尝,给你免费品尝下我家做的豆腐。”

    这老太太没想到还有免费品尝这好事,当下也不推辞,接过碗,直接往嘴里一倒,感觉滑滑嫩嫩的,还没嚼呢,一不小心就咽下去了,再想仔细尝尝味道,已经没有了。

    “小哥,你这豆腐给我来一斤!”老太太数出来八枚铜钱递给李铁。

    “好嘞大娘。”李铁接过铜板,“大娘,我这豆腐嫩的很,手拿就碎了。劳驾大娘回屋拿个空盘子来盛。”

    老太太拔腿进屋,很快就拿出来一个黑色粗瓷盘子,李铁用刀切了一斤豆腐,放到了老太太盘子上。

    巷子里的其他人看有人买了,又听说还能免费尝尝,“呼啦”一下子就围上来了,你尝一点我尝一点,李铁也没觉得不耐烦。谁要尝,他都开心的给人家切一小块下来。

    尝过的人也没有白尝的,都买了一斤回去,很快李铁的豆腐就卖出去了十斤。这一条巷子就卖出去十斤,虽然是头一天新鲜,李铁也更有信心了。他继续摇着拨浪鼓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吆喝卖豆腐。

    且不说李铁卖豆腐,今日李知微看看家里的黄历,发现中秋节快到了,就想起来中秋节的专属食物——月饼。

    翻阅记忆,之前中秋节,老李家吃的月饼都是板桥镇买的,很普通的五仁馅,馅里的冰糖硬的很,有一回还把她牙给咯了。今年她不想再吃这种月饼了,打算自己动手做点月饼。

    做月饼需要月饼模子,李知微找木匠做了三付模子。每付模子都是一个长条,长条上有五个等距离凹进去的槽,里面刻着花纹和字样,字样分别是:豆沙、豆沙蛋黄、枣泥。

    准备好了模具,需要先做转化糖浆。在现代的时候,她的转化糖浆就是自己做的,用的细砂糖、水和柠檬。如今到了李家村,这地方偏北方,柠檬是没有的,不过倒是可以用白醋代替。水和糖的比例是1:2,柠檬以前用多少她知道,现在白醋用多少,她需要一点点试。

    不过在她耐心尝试两三次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比例。水和细砂糖的比例1:2,放到锅里搅匀,中火把糖水烧开,然后倒入白醋,白醋约占糖重量的十分之一。倒入白醋之后转成小火,然后等糖熬的起很多鱼眼泡时关火,等晾的差不多,转化糖浆还有余温时倒到瓶子里。透明的玻璃这里还没有,她买了个瓷瓶,盖上盖子。

    豆沙馅、枣泥馅的调制很简单。李知微把大枣洗净,加水煮熟,然后去掉枣核和枣皮,把枣肉放锅里小火炒制,耐心的用刮刀翻,慢慢的炒成泥状。枣泥馅是李知微自己炒的,夏氏和李老太俩人也跃跃欲试,就互相帮忙把豆沙馅炒好了。然后三人把各自做的馅料,按照模子,调整成合适的团状。

    因为需要用到蛋黄,李知微还去张大娘家买了二十个咸鸭蛋,拿回来洗净,只去蛋黄,放到碗中,然后还是准备饼皮。

    转化糖浆里加入油,再加入适量面粉,活面活的“三光”之后,就可以弄成一个个小剂子,下面就可以开始包月饼了。

    取一块饼皮的小剂子,摊成一个饼状,然后往里放豆沙或者枣泥或者豆沙和一个鸭蛋黄,然后饼皮把馅料均匀包裹,再把这个按到对应模子里,按平后从模子里磕出来,月饼第一步就完成了。

    下一步需要烤箱,李知微让李铁给自己在院子里做了一个土质烤炉,直接把月饼放进去烤,刚烤好的月饼还是硬硬的,表皮也不好看,这个时候还不能吃,还需要等月饼回油。不过回油时间也快,两到三天就可以了,金黄色、油润的月饼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