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珠曦听不得这种话,生气道:“你胡说什么呢!”

    李鹜见她生了真气,反而笑了起来。

    “我不死……”他吊儿郎当道,“我还要挣钱给你买屁股纸呢。”

    沈珠曦气得不说话,任他一人独自噗噗。

    入夜后,沈珠曦拿出了香烛纸钱,在后院的李鹃之墓旁烧了起来。

    李鹜不知发什么神经,非要陪着她一起烧。弄得她只好在心里默默和母妃父皇汇报近况。

    “父皇,母妃,我在宫外,学会了砍价,赶集,烧火,煮鸡蛋……”

    鬼门大开,母妃和父皇会听见她说的话吗?

    父皇若是去了太子那边,至少,母妃会来看她……吧?

    “我在鱼头县还算安稳,这里的人都对我很好……刚刚那个在我家做饭的叫樊三娘,她和其他人一样,是来帮忙的乡亲,不是家里的厨娘,你们别误会了……你们在下边要是见到周嫂,对她好点,她以前帮过我不少……”

    沈珠曦事无巨细地在心里向父母禀告她的生活。

    除开樊三娘和李鹜的关系让她时常别扭外,总的来说,她和樊三娘相处愉快。樊三娘性子爽利,快人快语,让她时不时想起远在襄阳的随蕊,有时,也会让她想起已经不在的周嫂。

    每到这时,她总忍不住叹气出神,樊三娘就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也不出言安慰,只是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交代她洗个小菜,拿勺盐巴,用行动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沈珠曦以前和樊三娘接触不多,现在她发现,樊三娘人也很好。

    除了极个别人,鱼头县上的人似乎都很好。沈珠曦刚来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河柳堂和当铺敲她竹杠,可她现在早已将过去的不愉快忘到脑后。

    对她来说,爱占便宜的河柳堂掌柜很好,卖芋子饼的丁三娘很好,每次上门买酒菜都搭着送东西的九娘很好,离开了鱼头镇的随蕊也很好……她在鱼头县,得到的几乎都是好的回忆。

    最好的,是李鹜。

    “虽然我常常在心里骂他是李屁人,但他是镇上对我最好的人。如果不是他,我如今还不知在哪里流浪……你们保佑我的同时,也保佑保佑他吧……”

    李鹜是个好人,这毋庸置疑。

    如果他不生气,不骂人,不一言不合诗兴大发就更好了……

    “你一会愁眉苦脸,一会古里古怪的变脸做什么?”李鹜随手洒下一叠纸钱。

    厚厚的纸钱不仅压掉了火焰,还让飞灰扬了起来。

    “你干什么!”沈珠曦一边咳着,一边拿起旁边的火箸飞快夹起那叠还未撕开的纸钱。

    罪魁祸首一脸无辜道:“烧钱,还能干什么?”

    “你这样会把火扑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