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宦海征途 > 227章 记者招待会
    为了抢新闻,大部分记者都是饿着肚子来的,主办方既有诚意,他们也来者不拒。

    现在的气氛由紧张热烈,一下变成了轻松的自助餐会。

    康海元坐在椅子上,似笑非笑,有下属走进打招呼,也只是回个矜持的笑容。他在咀嚼张中山话中的意味:按理说郤晓柏五十三的年龄当地市级一把手并不算大,起码可以再干一届。不过省长发话,说年龄偏大,就是偏大,也许真要让郤晓柏挪位置了。

    “康市长。”吴越走过来打招呼。

    康海元招招手,很是热情,“小吴***,来来,坐下来说话。”

    “康市长,等会还要麻烦你跟记者说几句。”吴越坐下,摸出烟递了一支。

    “行啊,我也要代表市委对你们的招商工作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嘛。”

    康海元原打算签约一结束就走的,他不想太高调以免过于触痛郤晓柏。不过现在他没有这个担心了,他巴不得更高调些,哪怕受到郤晓柏打击,他也渴望打击更大些。如此一来,他就是吴越旗帜鲜明的支持者,暂时的不如意必将换来丰厚的回报。

    匆匆用完点心,记者们又开始了工作。

    “朋友们,滨海县历来是滨海地区经济最落后的县区。市委对滨海县一贯很重视,这十年来,县委领导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批,可经济始终没有大的起色。”康海元对着话筒侃侃而谈,“我深有感触啊,滨海县招商引资工作以前也搞过,可惜基本没有成效。所以我总结,经济工作搞不好,有地区的因素,更有人的因素。”

    康海元指指吴越,“吴越同志就是个例证嘛,他到县里工作不过几个月,就搞出了工业园区,就成功引资二百亿。这些成绩市委看在眼里,省委也看在眼里嘛。”

    长枪短炮立马指向吴越,吴越谦虚的向着底下点头微笑,“记者朋友们,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下,县里呢,我和孔县长接受采访。投资方呢,由天地龙集团的夏镇海先生代表十几家投资商接受采访。”

    一分流,吴越面前的话筒少了一半。

    “吴***,我注意观察了,投资你们县的企业有高科技,但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请问,你是如何考量的?是否因为招商的难度而特意降低了要求?”一位女记者抢先发问。

    “在我回答问题之前,请大家发扬风格。你们看,把人家挤得快要倒了。”吴越一发话,记者们往两边让了让,女记者这才站直了身子。

    “吴***,现在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吗?”女记者用手把头发往耳后撩了撩,她尽管感激吴越的体贴,可职业素养却提醒她必须问出这个刁钻的问题。

    吴越喝了一口茶,“对于招商,我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记者朋友们,你们可以看看,签约的十五个项目,哪一个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吴***,这个我不否认,可是高科技产业也不全是污染产业。而且单位面积产出比,高科技产业是远远胜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女记者毫不示弱,和吴越争辩起来。

    “招商的目的,想必记者朋友们都知道,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当然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吴越笑了笑,“要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哪一种方式最有效?进厂当工人呗。从纯农户转变为产业工人,每个月领工资,远比靠政府扶助来的直接有效。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个特点,技术要求不高,用工量大,咱们滨海县有的就是闲置劳动力,怕的就是没活干。”

    一位男记者插上一句,“吴***,这些企业又能提供多少劳动岗位?一万还是二万,相比全县人口,所占比列还是太小。”

    “这个问题吗,孔县长可以解答。”吴越礼貌的将手指向孔立。

    孔立伸出手,抓过记者手里的话筒,“滨海是个农业大县,纯农户占到全县人口的85%。要想把这些一下子全转化为产业工人,不太现实。为此,我们大力提倡推广新型农业,发挥临海的优势,搞海洋、滩涂养殖。这两项是真正的惠民政策,也已经有两个海外公司投资二十五个亿,组建了农产品、海产品的收购公司。用农户加公司的形式,为农户创造增收的机会。”

    …………………………………………………………………………………………

    当晚,滨海市常委大院。

    郤晓柏坐在沙发上,按照惯例准点收看七点整的华夏新闻和随后七点半的江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