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科幻>夏清九零年代凤凰女 > 第十五章
    “刘记者,你也别‘同学’‘同学’的叫了,直接喊名字吧,听起来有些生分。”

    夏琳的提议得到了夏家人的一致赞同,夏禾也笑着看向刘豫,他勾着唇角垂下眼眸说,“好啊,那你们也别叫我‘刘记者’,直接喊我‘刘豫’就行。”

    “‘豫’是哪个豫?”

    “犹豫的豫。”

    这句是刘豫跟夏禾一块说的,夏禾说完,刘豫就吃惊的看了过去,夏禾挽着耳边的头发解释道,“我看报纸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下面写着呢,记者刘豫。”

    大家恍然大悟,其实夏禾不解释也没关系,夏家人会认为她刚刚采访时知道的,只有刘豫本人知道他并没有提过,所以当他听了夏禾的解释后,原本就有好感的心更加愉悦的跳动起来。

    下午三点多钟刘豫完成采访告辞离开,在采访过程中,他的脑海里就已经产生了几个不错的初稿。

    “今天非常感谢大家,如果报社通过了我的文章的话,我会把酬劳寄给大家。”

    按理说被采访者是没有酬劳的,能上报纸已经是天大的荣耀了,谁还会在乎钱不钱的事?只是刘豫觉得对多有烦扰,心里过意不去,才决定将自己的稿费算在夏家身上。

    “不用,刘豫哥你千万别客气,我们哪能要你的钱呢。”

    夏琳最先拒绝,之后李秀琴跟夏志民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小刘,你来家里咱们都高兴,钱的事不用提,以后有时间欢迎常来家做客。”

    夏志民也说,“是啊,咱们这是有缘分,你等着,我去借个车送你去镇上,要不然你没法走,晚了就回不去了。”

    村里去镇上没有公交,光靠两条腿起码得走半小时,刘豫还得回市里呢,镇上没有直接去市里的车,得先去县里转车才成。

    夏志民转身去村长家借了拖拉机回来,拉着刘豫往镇上去,路上碰到村里人,大家看刘豫的目光里都带着好奇。

    “这就是市里来的记者?”

    “文化人啊,写的字能上报纸呢。”

    “这小伙子,一看就是读过不少书的,跟咱们村里的毛小子就是不一样。”

    村里人的赞赏特别直白,一句句窜到刘豫耳朵里难免让他感到羞赫,同时又很喜欢村里的氛围,不管是夏家人也好,还是仅有一面之缘的其他村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透着善良和温暖。

    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正是那个穿着黄色衣裙,坐在栀子花下的姑娘,即便回城后也时不时想起那份初见的心动。

    “这刘记者真不错,你们以后找对象就得找刘记者这样的,有文化,性格也好。”

    刘豫刚走,李秀琴已经开始说刘豫的好话了,姐妹几个听了略有些无奈的对视一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母亲看到中意的后生就得感慨几句,她们真是见怪不怪。

    “妈,咱们家就四个闺女,按您这样看到合适的都想找回来当女婿,光咱们四个不够啊,当时您就该多生几个。”

    这么调皮的话自然是夏琳说的,她说完李秀琴就想撕她的嘴了。

    “你们听听,这是姑娘家说的话吗?我还不是为了你们好,不嫁个有出息的,脾气秉性好的,你们后半生就得过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