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五章:东西进击(二)
    随后,赵振中又就有关事项叮嘱了众人一番,便悄然离开西北根据地,暗中返回了保德。接着,又再次到了青岛,与等在那里的周恬、伍秉义一起登船去往南洋。

    此前赵振中声称要去南洋并非随口乱说,而是确实要去南洋就有关事项和致公党方面洽商,只不过他在真正出发前玩了个花招,去安排了下西北根据地的事情罢了。

    经过近4年时间准备,致公党方面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准备着手发动南洋复国一事。不过,在发动前,陈炯明等人却想听听赵振中的意见。

    在原本历史上,陈炯明因长期生活窘迫,在香港困顿一隅,最终于33年9月份因病去世。但现在,因赵振中等人的出现,特别是华美公司物质上的帮助,以及赵振中所提出的南洋立国的目标,都让陈炯明等一干南京当局眼中的“叛徒”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现在的陈炯明虽然已经56岁了,但心中有了新的目标,精力实在不比年轻人差。

    赵振中、周恬等人于8月21日乘船奔赴新加坡,而此时赵振中与张明瑞所说的变数则在其后不久就开始发挥作用。

    8月23日,从保德南面的兴县黑峪口至离石县的柳林镇一带,200多公里长的黄河河堤决口。沿黄各县顿成泽国。民众逃上屋顶、树梢、山坡避难,有逃避不及的,都被洪水冲走。太原、祁县、太谷、文水、汾阳、洪洞、武乡等县,也因黄河水漫溢,相继成灾。

    眼看太原城都要受灾,阎锡山再顾不得别的,忙着调集人员四下堵水。

    而此后不久,作为另一变数的同盟军,也土崩瓦解,方振武、吉鸿昌也一度分道扬镳。

    在冯玉祥离开后,面对逼近多伦的伪军李守信部,方振武、吉鸿昌两人率领剩余的5万多抗日同盟军于8月15日夜间,不战而退,弃守多伦。

    16日,尽管方振武宣布接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可剩余的同盟军见部队不战而退,此前喊得最响亮的冯玉祥又早早溜走,各路人马也不愿再买方振武的帐,各本前程。

    其中大部人马被宋哲元、商震所收编,而王英等土匪武装则投靠了日军,成为后来的大汉义军,部分蒙古族武装也投靠日军,成为伪蒙古国军队。

    8月24日,此前一直隐藏在幕后的中共势力终于正式出面,在张北县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正式公开中共在抗日同盟军中的组织身份,并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常委由柯庆施、吉鸿昌、张幕陶、宣侠父、许权中等7人组成,柯庆施任书记,吉鸿昌任总指挥。同时决定部队西开商都,然后出归绥,再南下蔚县,实现上海中央意图,即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建立新苏区。

    但由于方振武不愿意和中共合作,方、吉两部共约15000人的部队于8月26日分道扬镳。

    不过,吉鸿昌率领3000多人试图去商都同原抗日同盟军高树勋会合未果,反而在赵承绶部的拦截下,又有部分人马投靠了对方。吉鸿昌无奈,只得率部回去找方振武,准备一同进攻北平。

    9月10日,方振武、吉鸿昌两人把抗日同盟军改成了讨蒋联军,要求所部攻下北平,讨伐蒋贼。

    原本当局对高举抗日大旗的同盟军还有些顾虑,但在该部转而讨蒋之后,南京当局和北平方面已经有了将其消灭的充分理由。。.。

    更多到,地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