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二)
    “我当年留学日本,与板垣君也算相知。”阎锡山不想深谈与板垣之间的关系,便接着说道,“不瞒阁下,前几年,我也派晋绥军参与过进剿人民军的行动。这也是他们去年年底进攻晋西北的原因。我们双方现在处于敌对,我派去的人被发觉后根本就没有好下场。”

    阎锡山装模做样的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痛切:“停战后的这半年时间,我也曾派过近百人去晋西北等地,可大多却是一去无回,回来的几个后来又因伤重去世了。”

    听阎锡山说的如此严重,高桥坦也打消了亲自去西北探察的念头。作为武士,就是死也要死的有价值,自己今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出差错。高桥坦一边说服自己,一边又问道:“既然人民军如此可恶,那你们双方又为何停战呢?”

    “那是因为保德工业区里有几千美国人、德国人,为了避免产生不可挽回的国际后果,我只好命令部队暂停收复晋西北的行动。”阎锡山面上的遗憾连高桥坦都情不自禁地替他感到惋惜。

    不想和高桥坦再继续胡扯,阎锡山便又道:“从西北回来又因伤重去世的那几个,倒是说了点有用的东西,不过,只是关于人民军所推行政策的。若是阁下有兴趣,我可以让人给你准备一份。”

    “那就拜托了”被阎锡山的贴心打动,高桥坦竟向其鞠了个躬。

    一通忽悠,打发了高桥坦。高桥坦离开后,陪同阎锡山接见的徐永昌、杨爱源等人各个神色怪异,今天算是开了眼。

    阎锡山看看众人,自然明白他们心里想的什么,便幽幽叹道:“汉奸不能做啊,那可是有辱祖宗的可中央军都南撤了,我们现在就更不能硬顶了,只能用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招数周旋罢了。”

    真真假假,阎锡山的话里却包含着一种难言的无奈。在场众人神情也肃然起来。

    不过,日本人对山西的关注却并未放下,除了想通过太原当局进一步摸清人民军的虚实外,更主要的是想撺掇阎锡山参与未来的华北自治方案。

    8月12日,日本关东军参谋大佐石本飞抵太原,会晤阎锡山。

    或许因拉拢阎锡山没见到太大效果,日方也开始对绥远展开行动。8月29日,高桥坦、羽山抵达归绥,见过傅作义后,又于30日赶到了包头。除了拜会当地军政长官外,高桥坦、羽山两人更关注绥远境内的地理人情。

    日本人对华北的野心就这样一步步的暴露出来,在侵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同是在8月下旬,赵振中却开始关注起西北周边以及整个北方的灾情来。

    从近几十年的灾害情况来看,31年全国范围的水灾是最大水灾,34年的旱灾则是最大的旱灾,而35年的灾害则是把31年、34年这两个最大的水旱灾害给结合到一块了。由于水、旱灾害双管齐下,竟把这过去的记录都打破了

    在这一年里,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绥远、察哈尔、山东及苏北、皖北等广大地区,从开春到入夏,亢旱异常,兼有风、雹、虫、疫等灾害;湖北、四川、浙江等省部分地区也出现有旱情。入夏后,这些遭受过旱灾的地区却又洪水泛滥,转旱为涝。

    此外,广东、福建、贵州、宁夏等也水患不浅,而遭受水灾最严重的则要以长江、黄河中下游的鄂、湘、赣、皖和鲁、豫、冀、苏等8省。据灾害过后的不完全统计,前述8省受灾县数达241个,被灾面积为139100平方公里,灾民人数达2198万多,直接财产损失保守估计在7760万元以上。

    实际上,在入夏之前、水灾尚未发生的时候,各地遭受旱灾的灾民就已经生活艰难。在5月16日,有记者报道,上海筹募各省旱灾义赈会接到各省寄来灾民充饥之食品达52种。而这所谓的52种“食品”当中,除了包括谷糠、树皮、树叶、树根、草根、青草之外,还包括观音土、风化石、仙泥等吃下足以致人腹涨至死的东西

    众多省份灾情触目惊心,人民军控制区域由于水利设施完善,除了甘肃洮水沿岸一带遭受过冰雹、黑霜、大风等灾害,有20万人口受灾外,其他也就是陕北春旱严重些,夏粮减产不少。不过,这个减产却是相对于人民军控制的其他区域而言的,若是同陕北以往年份比较,产量上却又超过许多。

    在原本历史上,甘肃在35年所遭受的灾害可要重太多了。据有关记载,35年7月1日,兰州一带的降水竟达9尺多,破了几十年的记录而宁夏更是因黄河在入秋后泛滥,导致金积、炅武、宁夏、宁朔、平罗等县渠坝冲决,数十万亩良田均遭淹漫,10多万灾民无家可归,无衣食可用。

    而现在,尽管黄河水势浩大,降水奇大,可在完善的水利工程、充分的抗灾准备面前,甘、宁两省有惊无险甚至还在大灾之年夺了个不错的丰收

    大灾之年竟能获得丰收,这已让西北民众开怀不已,愈发感念人民军和政府的好来。再对比从广播里听到的外省灾害程度和灾民的凄惨生活,西北区域内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建设热情也更为高涨起来。

    对于田云逸等人统计上报的关于西北农业生产和受灾情况,赵振中看过后虽然心中高兴,却并未感到有多少轻松。全国有21个省区、近2200万人口受灾,光冀、鲁、豫、陕四省灾民就超过1050万。这么庞大的灾民数量,即便朱庆澜与华美公司配合,南京当局也一路绿灯,可受限于运力,今年最多也只能向西北转移400万左右的人口。

    在这个年代,赵振中可以通过华美公司不计成本的从国外引进内燃机车和燃油,以加大物资、人员运输速度。但现在国内铁路系统整体落后,除了以华美中国分公司拥有的少量载重40吨的承重车厢外,国内绝大多数列车车厢都是双轴结构,载重量只有20多吨。尽管华美公司可再增加大承重量的车厢数量,可国内铁路的铁轨、路基却因当初的设计标准不见得能承受全天候的重载列车通行。

    以津浦线上济南附近的洛口铁桥为例,这座1912年11月16日竣工的大桥,经过电气化改造后该桥到21世纪仍在利用,但全日通行列车也不过28对。而在1935年的时候,整个铁路系统信号指挥、调度,特别是夜间行车调度都很落后的情况,能日通过列车10对就已经不错了。这还是运输比较繁忙的津浦线,相对偏僻的平绥线运输能力就更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