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七章:安泰机械(二)
    “对了,老赵,后面几天你准备做什么?”周昊问道。

    “当然是到机械公司去看看了。看看我们究竟能不能在未来10年之内发展起我们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领域内具备自动化生产能力。”

    “自动化生产能力?”周昊大为奇怪起来,“老赵,你没搞错吧?在这个没有电脑、没有数控机床的时代具备自动化生产能力?”

    “我没搞错。”赵振中肯定地说道,“不过我能肯定你对机械公司并不怎么上心。”

    周昊解释道:“我前面不是说过了么,我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电器公司了,机械公司基本上就是李云山在具体负责。老赵,你说说你所谓的自动化生产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恬也好奇地问道:“这个年代真的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么?”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电脑、没有数控机床,不过,却已经有了通过简单电路或者其他机械方式控制的机械化自动机床。而组合机床又是这些机械化自动机床的代表。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美国的格林里公司于1911年为福特公司研制的,用于加工汽车零件的组合机床。正是有了这个组合机床,福特公司才能通过流水线方式大规模生产汽车。而在1926年的时候,我得知美国这边又出现了在组合机床基础上建立的第一条用于加工汽车底盘的自动化生产线。”

    “正是有了这些由组合机床发展起来的的机械化自动生产线,在二战的时候,美国才能实现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及各种物资的生产,支撑几乎整个盟军的作战需求。”

    “那我们多购买一些组合机床,将来建立自己的工业生产线不就行了么?”周昊对赵振中如此重视组合机床有些不解。

    “没钱虽然是万万不能,可钱也的确不是万能的。”赵振中接着解释道,“这些在组合机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动化生产线都是针对特定产品的,基本上无法做到通用。如果你现在要改进产品,或者要生产新一代的产品,那很可能原来的整个生产线都无法生产新产品,只能作废。所以,这种用钱买来的设备充其量只能实现某一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最关键的还是人。只有我们的技术人员彻底掌握了这种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生产、改进能力,那我们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这一先进技术。”

    “那这样的话,成本也太高了!”周昊有些咂舌,“这种基本上只能生产单一品种,无法及时变通的自动化生产线不显得有些鸡肋了么?”

    “要是对某一产品小批量生产的话,确实成本过高。但要是对某一定型产品大批量生产的话,这个时代的自动化生产线就非常必要了。特别是在战时。”赵振中接着说道,“苏联要不是在33年与美国建交并购买回大量先进设备,又经过几年时间彻底消化了这种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具备了能够自我生产、改进提高这种自动化生产线的能力,在二战时是不可能通过拼消耗把德国人给拖住的。可以说,正是这种由组合机床发展起来的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奠定了盟军获胜的基础。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时t—34坦克的大量生产。”

    周昊感慨地说道:“看来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啊。”

    “是啊。”赵振中点头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努力发展基础教育,每年都增加到美国留学人员数量的原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