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本宫渣了大司马后 > 第 32 章
    如仪遂领着皇帝,往殿外去。但见植了一排开得正盛的玉兰花树,上头挂着一串串小灯,仔细瞧是捉了萤火虫放在小竹栊里,外头糊了彩纸,在夜色当中汇成两道涓流。

    沿着这一路的火树银花走去,芳馨盈袖,而蝉鸣渐息,唯有夜色中一缕似有似无的歌声,好似花香一样捉摸不定。

    皇帝转头看看如仪,如仪冲他点头。他顿时领会,循着那歌声一路地往前。

    曲径通幽处,奇石嶙峋,但见前头忽然明亮起来,流萤环绕之中,立着一位丽人,身披薄绢,勾勒出丰盈有度的轮廓,微露出秀丽的香肩。她簪着满头的山花,腰系兰草,袅娜地坐在山石之中吟唱着: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她忽的抬起头来,眉眼流转到皇帝脸上,娇娆地一笑。皇帝见到这一笑,无由来地想起如仪,回头一瞧,穿过熏香驱蚊的侍从,如仪远远地站在后头,冲皇帝眨眼睛。

    皇帝吩咐田令道:“你把朕案上的折子,都遣人送去兖国公主那里。”

    皇帝走上前去,那女子一双婉转流光的眼睛,毫不掩饰地望着他,倒大胆得出奇。他目光贪婪地在她绝色的面庞上停留许久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妾身名唤青沅。”

    “青沅。”皇帝笑意宴然,“真是好名字。”

    “青沅……”

    关贵妃在殿中听闻此事,手中的绣盘落到地上。

    昨夜皇帝见了青沅,喜欢得非常,当即就许了美人的封号。关贵妃送走通风报信的人,不免又心痛含酸,一抚小腹,蹙眉含泪道:

    “青沅,清圆,真是好名字啊。”

    她入宫之后,一直算是独占春色。自她有孕后,皇帝虽然略有分心到其余诸宫,到底还是对她最具隆宠。

    陛下愈是如此,关贵妃反倒愈是忧虑。她太了解皇帝了,这分了解来自于兖国长公主,如何应对,体贴皇帝,亦来自长公主的□□。

    连关清圆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的宠爱究竟有几分是来自皇帝对自己的真意,又有几分,是因为她背后指点的那个人。

    而终于,兖国长公主献上了新的美人。世上新人换旧人,她不是早该预料到这一天吗?

    关贵妃虚弱地倚着凭几,脸色发白道:“为了一寸不离地跟着陛下,我什么都求过了。可是陛下还是不要我了……长公主为什么偏偏要献上这样名字的一个女人?”

    贵妃身边的宫婢连忙提醒道:“娘娘,慎言。”

    关贵妃没再讲话,只是照旧每日送膳去皇帝居处。

    皇帝自从得了青沅,白日游猎,夜晚美人在怀,欢歌宴饮。凡在殿中时,便能听见青沅曼妙轻柔的歌声,那歌吟之中的嬉笑欢游之意,犹如含着一把夺命勾魂的钩子。

    原本皇帝还有心熬夜阅览折子,到后面,因这些嬉游之事耗费精力,索性不勉强了,将日常事务都交由如仪去批示,如仪先是佯装推托,后来又说,她的笔墨与皇帝相差甚远,必然会引起朝臣非议。皇帝听出她言外之意,遂随她的心意,又从集贤院召了几个文臣来行宫,行誊抄草拟之事。

    这折子一批,才知道皇帝的差事,当得十分不易,难怪他日日游猎,不愿处理政务。皇帝批阅过的折子仍旧要送回萧京,给太后亲阅,太后又偶有建议,总要耐心采纳。即便是太后已经松口的盐铁官营一事,因涉及各方利益,又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也是三天两头就有弹劾的。

    幸好,近日对休鸩的战事告捷,如仪趁机大做文章,再三地渲染此事,说战事告捷,多源自军费增益,而盐铁之事启动后,国库会愈发充实,以此来抵挡悠悠众口对于新政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