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网游>大流寇 > 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军南下
    淮清双方第一次谈判时,淮军各部队就已经开始执行“移民”的任务。

    这个任务是除东进胶东半岛的第二、第七镇,河南开封第五镇以外所有淮军的头等任务。

    德州方面,陆四迁光了德州城中的八千多居民,也将德州所辖各县约两万百姓迁到了济南。

    在山东通会陈不平、济南府尹周祚鼎等官员的组织下,由第一、第六两个镇及部分骑兵部队的配合下,德州全境、济南府北境,高唐州、恩县一带约六万多百姓被整体往济南迁移;东昌境内约四万百姓被迁往泰安州、济宁州。其余各处约两万人。

    一个多月,大体将山东北部百姓往后方迁了十二万人左右。

    对于世代居住在这片地区的百姓而言,这个迁移明显是不太友好的,是违背了他们意愿的。

    初期的说服工作以及对满洲大兵打过来的种种暴虐做的宣传,大体只让三成左右的百姓自发南迁,余下的几乎都是在刀矛威胁下进行的搬迁。

    前脚百姓刚搬出村子,后脚淮军就开始放火焚烧房舍,填塞水井,尚未断流的河泊则扔进大量牲畜死尸加以污染。

    彻底的坚壁清野。

    这一切建立在周祚鼎关于“小打”还是“大打”问题基础之上的。

    济南府认为的“小打”就是保卫德州,将清军挡在北直不让他们深入山东。

    如此自然不须坚壁清野,也不须移民,只要守军有足够勇气,兵力足够多,凭借德州城至少能同清军抗衡半年之久。

    所谓“大打”则是放弃德州同济南以北地区,诱使清军主力南下,拉长他们的粮道,然后在济南附近集中淮军在山东所有能战之兵与他们进行一次正面对决。

    一战定乾坤。

    小打的好处是战场局限在德州,不会对山东其余府县造成太多的破坏。但是淮军固然有德州城可依,清军同样也有北直地区依靠,主守的淮军也不可能给清军造成大多的杀伤。同理,攻不下德州城,清军也不可能重创淮军。

    战事相持下去,对两方都有利有弊。

    但大打的话,就是一次全力搏杀了。

    淮军这边如果集中北上的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七五个镇兵马,连同精锐铁甲卫、旗牌亲兵及炮队,是可以动员十万之众的。

    去除其中不堪用的兵马,三万可战之兵是有的,而且可以肯定清军即使大举南下,动员的兵马也不会太多,毕竟他们不像淮军一样可以全力作战,必须始终将主力放在西线,以提防李自成的顺军主力趁他们大举南下反攻京畿。

    如此,大打一场的敌我条件是成立的。

    周祚鼎建议大打一场,以彻底阻断清军南下。陈不平那里也认为可以同清军大打一场,要不然山东局面始终处于反复之中,不利稳定和经营。

    在多次考虑之后,陆四决定大打。

    他判断多尔衮可能会因为山东局面的反复提前派多铎南下,而多铎部最多不会超过三万人,去除其中汉军八旗和蒙古兵,真满洲可能也就万人左右。

    大打一场的后果有可能是淮军北上集团元气大伤,甚至会狼狈撤出山东,但要是能将多铎重创,使得顺军在十月于河南发起的怀庆之役成果扩大,这买卖也是划算的。

    大打的方案很快确定并传达到淮军旅帅一级的将领,坚壁清野的命令也迅速落实,山东北部的淮军各部都在争取最后的时间移民、破坏、“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