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开国帝后的日常 > 第 11 章 不太久的伤心仍然是伤心
    济州城里出了个大新闻!前工部侍郎家的姑娘被土匪劫了去,整整一夜才回来!

    贵夫人小姐们凑在一处,手里或拿着团扇或拿着帕子微微遮着嘴角,一脸忧色,眼睛里却兴奋地直冒光。

    “呀,一夜啊,那……”说话的姑娘似是受了惊吓一般,素白的手拂在胸口,“那殷姑娘?”

    她很有技巧地停在这里,还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是纯然为淑离感到担忧。

    其他几个姑娘纷纷出言表达自己对土匪的愤怒以及对淑离的关怀。

    这就是报官的坏处了。若是不报官,殷家毕竟离开济州多年,人脉不广,以当时的情形,多耽误一刻钟,淑离便多一分危险;可若是报官,不论捂得多严实,最后总会传得人尽皆知。

    有那跟鲁氏不合的,此时便阴阳怪气地扇扇帕子,一双眼睛左右乱瞟,脖子一梗一梗的:“有些人啊,怎么还好意思出门!啧,我要是她们家的人啊,臊也臊死了!”

    鲁氏气得浑身发颤,直欲破口大骂,亲家黎太太不急不缓地按住她,轻笑道:“听说李老太爷新近才‘娶’了一位太太,怎地一直也未见出来走动走动?”

    此话一出,周围便溢出几声嗤笑。

    李老太爷是刚刚说话那位的公爹,其人可谓是济州城人老心不老的典范,虽则白发苍苍,依然“雄心”不减——前些日子刚“娶”了一位卖艺不卖身的青楼奇女子为妻。

    听说李家为此大闹了一场,可是李老太爷自年轻时起就是个混不吝,他在家中又摔又砸,连哭带骂,做子女的也拿他没辙,最后只得松口让这位奇女子进了门。

    说是“娶”,其实也不过是哄着李老太爷和奇女子玩罢了。当然这二位当事人未必不知道,只是人家也不在乎是真的还是假的,似乎就为了图一个乐呵,或者像其他青楼女子说的,人家那是“真爱”。

    这位奇女子进门后,李家真是日日不得安宁,先是几个出了门子的姑娘被婆家指着鼻子大骂一顿,哭回娘家要跟这位“继祖母(继母)”不死不休;又有李老太爷舞着棒子要求儿媳妇都来给“婆婆”请安,直把一众儿孙气了个半死。

    李四太太面红过耳,恨恨地转过脸去。

    黎太太对鲁氏道:“犯不着为这种糊涂人生气,骂她还脏了自己的嘴呢。”

    鲁氏“噗嗤”一声笑出来,又叹道:“多亏了您,我就是个窝里横。”她带着点儿不好意思,“这些日子我们家的事也叫您受了不少酸言酸语吧?哎,”她鼻尖发酸,“多亏我们慎姐儿是嫁到您家去了,若是遇到个不讲理的婆婆……”

    黎太太也叹气:“过些日子就好了,这些人整日里闲着没事可不就闲磕牙么!你只管当她们是蚊子哼哼,理她们作甚。”她握一握鲁氏的手,“倒是你大嫂子,她可好?还有离姐儿,如今可大好了?”

    鲁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忙低下头,借着喝茶用帕子擦了:“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改日再与您细说。”

    杨婉婉如今也不出门了。她原本是济州城未婚小姑娘里最受追捧的那一拨,自从父亲被流放后她就不大愿意出门,只是殷老太太一心为她筹谋打算,仍旧经常令儿媳带她往各府里走动。这回遇到这样的事,殷老太太也知道外头必说不出什么好听的来,干脆也就不让她出去了。

    淑离练字练得满头大汗,夏至正拿帕子替她擦呢,桔梗便拉着一张脸跑进来,看着气鼓鼓的:“表姑娘到了。”

    杨婉婉亲自提了个红漆木食盒进来,温温柔柔道:“老太太那边的小厨房熬了鸽子粥,我想着此物最是滋补,所以给你送些来。”

    虽然院子里的丫鬟如今看见杨婉婉就没个好脸色,可淑离倒还算平静,她来自法治社会,凡事讲究个基本法,土匪也不是杨婉婉招来的,后果虽然严重,可按照现代法律也不会判她的刑,顶多就是来着道德层面的谴责罢了。

    只是丫鬟们因为心疼她,不待见杨婉婉,这让淑离又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她不愿辜负了这些人的心意,想了想,便只客气微笑道:“多谢你想着。”

    杨婉婉眼圈儿有些红:“妹妹说这些,岂不叫我无地自容?都是我害你至此。”

    老实说,淑离对杨婉婉绝对没什么意见,但杨婉婉也完全不是她欣赏的类型。她一见杨婉婉要哭,顿时觉得头皮发麻,只得坚定地表示,这都是土匪的锅,与表姐有什么关系,表姐快来帮我看看我练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