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富家少爷复仇记 > 第一回 初来乍到
    这个故事发生在光绪年间,具体年月不详,这天一大早,雾气还很大,天津咸水沽南约十公里的小站方方正正站满了身着公服的军士,几千名军士,排成了严整的方阵,他们一个个半睡半醒,双眼无神,呆若木鸡。

    小站无名无气,一年前,慈禧太后长笔一挥在这边画了一个圈,派遣长芦盐运使胡橘棻在此以德军陆军操典编练定武军,小站这才赫赫有名起来。

    而就在几日前,胡橘棻被调去督办京门铁路,委派漕运总督马识途接替他继续练兵。

    天空慢慢出现了金光,两顶八抬八杆的绿泥金顶大轿进了仪门,沿着小站减河北岸移动着,一个红帽皂衣的衙役在前头鸣锣开道,随后是两排人,高举着旗牌伞盖,两乘官轿旁各有四个带刀的护卫,扶着轿杆,随轿前进.

    前轿坐的是马识途,他身着家常衣裳,外披一件黄呢子大衣,神清气爽。他的随从心腹贴身侍卫高大威骑着一匹雪青马走在轿旁,高大威高大威猛,肩上佩着一块红布,胯上挂着一柄快刀。他衣冠笔挺,眼光六路,耳听八方,脸上的机警的神情,他是天生的侍卫,曾经差点成为大清皇帝的御前带刀侍卫。

    后轿上坐的是马识途的妻子周爱花以及儿子马平川,周爱花肌肤微丰,合中身材,敦厚可人,像是从年画上走出来的人物,她右手拇指上戴着个绿绿的扳指,她时不时把扳指举到眼前来看。他们的宝贝儿子马平川衣冠灿烂,眉清目秀,滋养雪白,像一株六月的荷花,一掐就冒白水儿。

    周爱花紧紧搂着马平川,马平川紧紧搂着一只胖兔子。马平川呼噜呼噜打着瞌睡,口水流在周爱花的身上。

    少顷,两顶轿子吱吱悠悠落了下来,轿子落地,马识途走下来,走到后面那顶轿子前,掀开轿帘,望向里面,马平川依旧在酣睡,周爱花预备把他唤醒,马识途摇手制止了她,他小心翼翼走近马平川,从衣袋中摸出绸巾,擦去马平川下巴上的涎水,马平川醒了,眼神直直地,迷迷糊糊看着马识途。

    马平川说:“爹,我做了个噩梦。”

    马识途问:“你梦到什么了?”

    马平川说:“我梦到我进了学堂。”

    马识途说:“平川,这不是噩梦,是美梦?”

    马平川说:“我刚刚吓死了,我梦到自己坐在学堂内,桌上全是书,讲台上站着一排的教书先生,其中还夹着一个外国的,他们说要全年无休地教我念书,还好我及时醒过来了。”

    马识途无言,对着身后的随从们,做了一个手势,两个保姆上前将周爱花和马平川扶下轿子。

    马识途转身的时候,一个短胡男子像一道闪电般窜到了他身前,此人便是马识途的儿时玩伴何宗连,何宗连对着马识途点头微笑,马识途回报以微笑点头,在这点头微笑与微笑点头之间,有五个军装板正的人拥上前来,傍在马识途身边。

    何宗连依次介绍:“军事总长姜桂锑、参谋营务处总办孙群山,督操营务处总办郭葵、新建陆军粮饷局总办兼转运局总办钱丁,还有步队统带何小红,前来迎接大人,请大人训示!”

    马识途逐一对视了一眼众人,姜、孙、郭、钱四人虽然点头哈腰,但仪态还算大方,唯有何小红唯唯诺诺目不敢视,气不敢出。

    “欢迎马大人来我们小站练兵,阿嗨,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大家鼓掌!”督操总办郭葵率先喊道。

    郭葵喊完话后,现场掌声雷动,好似几百串鞭炮一齐炸响。

    马识途扫视了一眼这些鼓掌的士兵,他们一个个腿都弯曲着,腰弓着,头颈前探,像一只只猴子。他说:“掌声是够响了,但列队列得不好,你看他们一个站姿跟骡马拉车似的,看着就没劲,且不说跟德国军列比,连北京皇家御林军以及皇上的仪仗队比,都差了一大截,这就是你们操练半年的成果?”

    郭葵说:“还是马爷眼光犀利,一语中的。“

    马识途说:“我曾出国两年,见过德军的操典,步兵、炮兵、骑兵,让人眼花缭乱,看的我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郭葵说:“马爷代表太后,代表皇上,出过国考过察,眼光开阔,思想先进,有了马爷的指导,我相信不用半年时间,我们的列队必能站出皇帝仪仗队的水平,走出德国军队的水平。”

    马识途点了点头。

    看到马识途点头,何宗连喊了一声上花,在鞭炮般的掌声中,四个身着彩衣,手挥花环的女子跳跃着走上前来,她们腿轻如草,身轻如燕,她们轻快地来到马识途、周爱花、马平川和高大威面前,然后将手中的花环准确地戴到了他们的脖子上,紧接着轻快地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