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黑金王朝 > 第九十八章 娘舅(四)
    钟三刚到省城那三日,虽然脑子里也有石炭的事,但他还没感觉急到非要马上就办,所以便和徐小五、钱掌柜一起痛快地玩耍了三天,今天虽然在石小七这里吃喝得也很舒坦,但他心里却更清楚地装着接下来要做的事,尤其是早上阿兰和他说的那番话,相当于给他敲响了警钟,重重地提醒了他之前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

    是的,时间走起来飞快,从五岁开始算起,他已和阿兰认识了有十年,从他们十岁左右互相爱慕开始,也已经有五六个年头,现在,阿兰已经十五岁,自己也马上就要十六岁了,但他们还没成婚。

    今天他让阿兰再等一年两年时,阿兰却明确表达出已不能再等那么久,她的年龄不小了,她的爹爹也随时会把她嫁出去,这都是在警示着钟三,让他知道,自己疏忽了,时间确实耽误得太多了。

    当然,这之前的一段,是因为他们担心阿兰的爹不同意,所以都没提婚嫁的事,但最近这小半年,则纯粹是因为钟三太过忙碌于石炭的事,忽视了对这事的考虑,因此才又耽误了下来,到了现在,他必须要抓紧了,他不能再挥霍时间了,哪怕是一天时间也要倍加珍惜,好好利用,更别说省城那荒废的三日了。

    说做就做,次日一早,钟三早早便起了身,他胡乱吃了点早饭,便开始向城中的县衙出发,这段路现在他已经很熟悉了,因此用了一个时辰不到,就来到了县衙门前。

    县衙门口此时正是热闹光景,但见人进人出,有官差,有百姓,有来办公的,也有来办事的,这些人一般都是这个时候进出,再过两个时辰,这里就会冷清下来,然后到黄昏时,又会再次繁忙起来。

    钟三不想这时去凑热闹,于是便先去旁边的商街兜转了一圈,他看到有不少卖酒、卖茶、卖特产的店铺,便想起阿兰娘舅虽然生在阳城,但长期居住在省城中原府,只有和张夫人一起回来时,才会在阳城小住一段,而且基本上也是住在县衙里,不一定得空兜街,一个老人身在异乡,一定很回味家乡的味道,于是钟三便决定给他买些土产带回去,他走进了几家铺面,分别买了些阳城特产的小米、核桃、蜂蜜、连翘茶,放在一个包裹里,然后慢慢兜回到县衙对面,看此时门口已清净下来,他才慢慢走向了县衙大门。

    他现在已经是这里的老熟人了,很自然地走到门前,就与那认识的罗衙役打招呼,罗衙役也早就认识钟三了,见了钟三便招呼道:“哎哟,原来是钟兄弟啊,怎么,今日又是来找知县大人啊?”“罗大哥,今天不找知县大人,”“哦?那是找知县夫人?”“也不是,”“那你今天来干嘛?总不会是来找我的吧?”“呵呵,也不完全是,”“哎哟哟,我的钟老弟啊,你可别在这绕了,你罗哥要被你给绕糊涂了!”

    钟三听了一笑,然后从衣带里摸出了二两碎银子递过去,罗衙役一见银子,更高兴了,他一边接过来一边说:“来就来了,还给什么银子啊,”“诶,罗大哥,之前几次小弟都太忙了,因此没怎么招呼您,您可别往心里去啊,”“哎哟,钟老弟这是什么话,你每次来不是找知县大人,就是找知县夫人,还需要给这个吗,就算你给了咱也不敢收啊!”

    听了这话,钟三心中暗想,一开始是自己身边确实没银子,后来他也没往这方面想,要是真想到了,给出去了,他们照样敢收,但他虽然这么想,脸上却并未表现出来,依然笑着说道:“罗大哥,不知今日能否帮忙通秉一个人?”“谁啊?”“随知县夫人来的那位老者,”罗衙役听了这话,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立刻答道:“噢,你说的是知府衙门里、夫人身边的王老伯吧?”“应该就是!”“嗯,你等着吧,我这就去通秉,”钟三揖手谢过,仍在原地等候。

    过了一会,罗衙役转出门来,对钟三道:“钟老弟,你稍等片刻,王老伯随后就出来见你,”二人于是又闲聊了几句,又过一会,但见一位五十岁左右、慈眉善目的老者从照壁后转出了县衙大门,钟三一看,正是那日知府衙门前的老者。

    那老者也看到了钟三,钟三急忙抢步上前施礼道:“在下钟三见过老人家,”那老者拉住钟三道:“呵呵,小老乡,今日又见面啦!”钟三也笑道:“还是上次老人家您说得对,咱们有机会还能再见面的,”那老者接着道:“此地不是讲话之所,咱们到别处去谈,”钟三于是和他一起离开了阳城县衙。

    等离开县衙一段,互相都看不见的时候,钟三再次郑重地向那老者深施一礼道:“老人家,您应该就是阿兰的娘舅吧?请受钟三一拜!”那老者扶住钟三道:“正是老朽,你就是三吧,阿兰说让我这样称呼你,”“阿兰娘舅,阿兰也让我这样称呼您,”二人说着都笑了,他们又往热闹的城中商街走了一段,然后便找了家茶馆走了进去,点了一壶茶,几碟花生干果,边吃边喝边聊起来。

    钟三先对阿兰娘舅说了昨日见到阿兰,阿兰对自己说,娘舅来找过她们娘俩了,还说了省城碰到自己的事,阿兰娘舅听了道:“是的,三啊,那天阿兰也谈起了你和她之间的关系,”钟三听了有点不好意思,便说道:“您见笑了,之前一直没和您说清楚咱们的事,”“呵呵,其实用不着你说,我也猜到了,那天在知府衙门前,你说起阿兰时吞吞吐吐,然后又说她是你从小玩到大的好友,我当时就猜到你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班门弄斧,真是惭愧,不过那日,人确实也多,又是在知府衙门前,在下实在不敢多说,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嗯,你能这样想,证明你还是明事理的,在那种地方,确实不能多说,更不能乱说,以后你要是再去,也要注意这点,千万记住,越是大官的宅邸,越是侯门深似海,也越是讲究规矩,不像在这里,咱们可以开怀畅饮,高谈阔论,无所顾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