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回甘 > 第 11 章 11
    宋晚妈妈实在太忙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陪女儿说小孩子的废话。为了扩充女儿的词汇量,提升女儿的语言能力,她除了规定女儿每天必须背诗外,还定期到单位图书室借书给女儿看。

    借的都是世界名著,没有一本少儿读物。

    到了宋晚三年级,宋晚妈妈看到宋晚的各科教材上不再有拼音注释后,更是直接扔了一本大部头的厚厚红楼原著给宋晚。

    有次家庭作业是写读后感。

    宋晚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读《静静的顿河》有感。三年级小学生写了千把来自的读后感出来,尽管当中大部分都是摘抄。宋晚秉持着妈妈说得“油多不坏菜”,笃信作文字数越多越好。

    语文老师是个小年轻,他震惊地拿着读后感问宋晚:“你看得懂《静静的顿河》吗?”

    “还行。”宋晚说,“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会查字典。”

    “这本书是苏联作家写俄国革命的,描写了哥萨克人通过战争和流血,经历各种迷茫和抉择,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我都不敢说自己能看懂这本书,你一个三年级小学生,都从中看出了什么?”

    “就主角是个墙头草啊。他一会儿投降白军,一会儿投降红军,立场不坚定,内心很挣扎。然后俄国的白军和红军老打架,一直打一直打,死了很多人,主角的亲朋好友都死光了。最后他把枪扔到河里,回老家了。哦对了,最后俄国红军赢了。”宋晚谨慎地回答,尽量简练总结。

    “这么说你把四本都看完了?”年轻的男老师很惊讶。

    “四本?”宋晚也很惊讶:“不是就一本吗?”她比划道:“好厚好厚的一本,这么厚,白色封皮。”

    “你看的应该是四部曲的合辑。”语文老师目光复杂:“你从头到尾都看完了?”

    “没有。”宋晚诚恳摇头,在对她很好的语文老师面前吐了吐舌头,狡黠道:“这书实在太难看了,好无聊。我都跳着看的,就看了大致的剧情梗概,背下了主要的角色名字,能够应付得了我妈检查就行。”

    “你才三年级,能囫囵吞枣已经很厉害了。”年轻的语文老师说,钢笔一下一下的敲打着桌面。

    几天后,宋晚的这篇读后感被语文老师推荐到了校报上。再之后,宋晚的许多篇日记和作文都陆续刊登到了上面。校报上的文章大多转自其他报纸杂志。偶有原创,也多是学校老师们写的文章。上面的学生作品很少,且全部出自四五六年级的小班学生。

    宋晚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名人。

    年轻的男老师对她说:“你妈妈很会教孩子,将来我有了孩子,也要这么教。”

    宋晚没好意思告诉语文老师。她妈妈之所以这么教她,是因为她比一般人要笨。妈妈说她只有多看书和多背诗,才能假装得聪明一点。

    后来区里举办知识竞赛。

    主考语数外,以及涵盖天文地理与人文历史的各种趣味小知识。这个比赛据说分量很重,学校举行了好几轮考试,面向全年级选拔参赛名单。宋晚在几次选拔考试里总分位列全年级第二,她的名字光荣地排在大红榜的第二个位置上。

    第一名的位置,写着白煦的名字。

    宋晚看着和自己名字挨在一起的“白煦”两个字,嘴角翘起,感受到了成绩优异带来的愉悦。

    各科老师更是喜不自胜,因为宋晚是所有大班学生里,唯一一个总分进入前四十名的人,而且一下子就是第二。

    宋晚送作业本的时候,隐约听到老师们议论:“第一是老校长的孙子,从小跟着老校长耳濡目染,宋晚比不过也正常。但是如果没有他,我们宋晚绝对是第一名!”

    原来白煦的爷爷是老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