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逆水行周 > 第二十七章 这是谋反!
    ?次日上午,安陆。

    安州刺史蔡泽面色凝重的骑马走在街道上,心神不宁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昨日上午,前夜守城的将领私下向他透露那晚城外兵营似乎有兵马调动,只是离得较远夜色下只看见他们往东去,看不清到底规模有多少。

    各州总管府的总管一职,总管下辖诸州军民事,按说城外兵营乃安州总管直属他区区安州刺史无权过问,甚至安州总管还能罢免他这安州刺史的职务,只是如今正值多事之秋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此番兵马异动不由得不放在心上。

    前几日自己顶头上司安州总管宇文亮的两个儿子来到安陆,虽然没有声张却也没有特意遮掩故而他也有所耳闻。

    虽然不知道他二人未获任命是如何得到许可便离开长安,但他父子三人都在安陆本身就有些不对劲了。

    作为手握兵权的一方总管,宇文亮却让其家人悉数搬来州治居住,这是要绝后患吗?他想做什么!

    先帝上月初驾崩,朝堂上纷纷扰扰大半月终于尘埃落定,左丞相、隋国公杨坚执掌大权,如此一来便到了选边站队的时候了,是选炙手可热在内控制长安的左丞相杨坚,还是在外总管相州、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蜀国公尉迟炯?

    蔡泽自然选杨坚这边,傻瓜都看得出来左丞相胜算大,至于以后他会怎么对待外孙皇帝那就再说吧,先帝都不把大周江山当回事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凭什么要为幼帝拼命?

    他在心中分析着如今局面:左丞相已经将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招会京,也即是说要防着宗室免得他们兴风作浪,至于宇文明、宇文温恐怕是左丞相百密一疏才让他两个溜了出来。

    作为领兵在外的宗室,宇文亮反杨几成定局,如今连儿子都接来了估计就是在做准备,可他就是起兵又能怎么样?

    安州东北面是豫州总管府,即将就任总管的周摇是左丞相杨坚的人;东南面黄州总管元景山是郧国公韦孝宽的人,而郧国公据传准备接替相州总管之职,看来他是站在杨坚这边,那元景山什么态度就不言而喻了。

    南边长江对面是陈国不必说,西面、西北面是襄州总管府,总管王谊是杨坚老同学自然不会选错边,再往北一些是荆州总管府,总管独孤永业是隋国公夫人独孤伽罗的族兄,傻瓜才把胳膊肘往外拐。

    如此一来安州总管府已经被左丞相这边的总管们围得严严实实,宇文亮要是不长眼铤而走险敢起兵,就是一个瓮中捉鳖的局面。

    作为安州刺史,作为选择左丞相这边的安州刺史,蔡泽决定要把握时机立功,宇文亮迟早要叛乱自己若是能在叛乱将起之时,把这一切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么今后的安州总管一职也不是不可能!

    得睁大眼睛好好盯着他父子三人!

    蔡泽下定决心,神情总算放松下来,来到安州总管衙门后下马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昨日总管府长史杜士峻通知在安陆的州、郡主要官员今日来衙门面见有要事相商,为了安全起见,昨日蔡泽已和总管府录事参军茹宽私下碰头,商议结果是静观其变。

    毕竟眼下安陆一切正常,人事任免没有奇怪之处,宇文亮那两个儿子成日待在府里也未见四处活动,前夜那次异常的兵马异动莫非只是偶然?

    进到大堂,里面已经有一些官吏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的谈着公务有的则是闲聊,蔡泽笑容满面和众人打着招呼,不动声色的侧耳倾听别人的谈话内容。

    又有官吏陆陆续续到达,这时却依然不见安州总管宇文亮出现,正当众人开始有些不耐烦时总管府长史杜士峻带着一位年轻人着东汉班定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必接下来招兵买马会容易些吧。

    在大堂上绷紧神经和人玩对峙,如今松弛下来了宇文温还是有点后怕,作为军功集团出生的贵族子弟,自己魂穿附身的这个身躯和其他关陇集团的子弟一样俱是精通骑射,杀人见血也多了去,要不然像刚才那样当面枭首又提着首级玩‘角色扮演’自己怕是要疯掉。

    他心思开始活络盘算着要建立自己队伍的骨架:看来宇文十五是个料,那几个傻大胆也不错,回去找父亲支援一下弄出一只上百人的骑兵,再挑些步卒来操练。

    大英帝国龙虾兵是不用想了,铁不够钱不够火药不够地盘不够,更重要的是时间不够。

    如今这个时代可是重骑兵大行其道,自己也没资本玩‘万马奔腾’,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