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杜家那点破事儿 > 四大魔王,各有所长
    再然后,恶霸排名第三,夏裔。

    夏裔,字三春。

    人送外号“夏白仙”。

    长相万里挑一,惊为仙人。家里又极其有钱,一掷千金。典型的人傻钱多。爹是大秦富商、母是突厥族王女。而且,他孩童时期就拜在“大秦剑圣”万落的门下,学习剑术。在武功方面,造诣颇高。

    讲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就夏裔这种天之骄子的条件,怎么还能沦为“恶霸排名榜第三”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民间流传着很多——“夏裔杀得昏天黑地、场面血腥”的传说。故,无人敢惹这位杀人如麻的神仙。周山县百姓十分忌惮他:害怕这家伙万一哪天练剑走火入魔,会“屠村”助兴。故,排行第三。(因为实力过硬而上榜的,就他一个。)

    最后排名第四的,便是臭名昭著的杜昱了!

    杜昱,字子献。

    人送外号“江湖小豆包”。(因为个矮,一打一蹦高)

    来自书香门第,洛阳京兆杜氏一族。家境还行,衣食不愁,不算太差。当然没法和上面的王缙和夏裔比,他就是中规中矩的官宦世家。杜昱七岁小屁孩一个,笑起来软软糯糯的,看上去没什么杀伤力。只是,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百姓们都在背后议论——他屁大点年龄,就说烽火覆又燃、原是雁门关惨,诅咒大秦战乱不休。那长大了还能得了?杀伤力暂且不详,但潜力无穷。所以,即便杜昱年幼,他仍然上了恶人榜。且因臭名昭著而排行靠前,位列第四。

    “恶霸排行榜”当然不止这四位在榜。

    但,其余学子,都是些寻常可见的地痞流氓。雷声大、雨点小的那种。平素也就偷个瓜,抓只鸡,还十分低调,被人撞见也是跪地求饶,没有太多嚣张跋扈的地方。所以,百姓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的仇恨值较低。

    至于“洛阳附属区县·周山告天下书”后文附录的这四位——锦鸡王缙、瘟神师海、白仙夏裔、小豆包杜昱,实乃混世魔王,各有所长。

    他们四人凑在一起,杀伤力巨大。

    所到之处,皆一片混乱。

    这些都是百姓间的“小秘密”,我们的杜昱老实巴交,根本不知道这些。可即便他不知,也不妨碍这些“小秘密”对他的日常起居,造成极其恶劣影响。

    来,举两个例子。

    自从杜昱拜师孙仲湫,在褚良书院念书。每到下山游玩那两天,周围的人看见他,都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杜昱毕竟是个七岁孩子,嘴馋、想买糖吃。结果卖糖人的小贩瞧见他,直接往他手里塞一个糖疙瘩,打死也不肯收钱。再推脱,就跪下来磕头说:“饶了小人吧,如今生意不好做啊!”

    杜昱一头雾水:“啊??”

    手中的糖人不甜了。

    想去买点笔墨纸砚。因为褚良书院临近年末,要进行学术考核,事关明年科举考试的大事。结果,刚迈进店内,老板抬头一看是他,扭身就立个招牌“本店打烊”。老板还嬉笑着道,“哎呦,杜老爷,抱歉啊抱歉。今日老婆不舒服我得回家奶孩子,请您挪步隔壁?”

    杜昱想:那行,咱也不能强人所难不是。

    于是去了隔壁,可隔壁门口也竖着牌子,上面贴了一张辟邪的黄纸,黄纸上潦草的写着:“本店打烊,杜昱与狗不得入内”。一看就是刚写的字迹,墨汁都还没干呢,也不能这么草率的应付吧?

    杜昱:行吧,人人都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