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网游>粮田 > 第七十七章:定亲是有条件的
    她笑,“倒是自来熟,在这安家了。”

    这边赵老太太立冬以来也没什么活计,又下了雪,也不好上山篓柴火就一门心思想着来文叔的亲事。那边八字也和了,也小定了,就等着女方那边来信,把聘礼送过去,好过大礼。

    之前来文叔订过婚,虽说后来退了,但是准备聘礼这事,赵老太太还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多加了礼金和各种礼盒。赵家大姑帮着准备一些,上次赵明成亲杀猪,赵老太太称了猪肉,也都放着。就等着女方来了消息,好挑个好日子,先把聘礼送过去,订下这门亲。

    正当赵老太太左盼右盼的时候,媒婆来了,赵赵太太赶紧迎进去。

    “终于把你给盼来了,早就想着,这八字也和了,怎的没了消息呢。”赵老太太拉着媒婆的手,热情的说着话,又吩咐于氏赶紧沏茶水,把盛瓜果的盘子端上来。

    “我这早就想过来了,这不是家里这几日来了客,离不得人。这不,家里的人前脚走的,我后脚就来大嫂子家了。”

    媒婆也没客气,脱了鞋炕里坐着。于氏端上茶水,沏好之后,连忙给媒婆倒上一碗,“婶子,快喝口热茶,这天气凉的,去去寒气。”

    媒婆接过茶,吹了吹茶叶,顺着茶碗边,兹溜的喝了一口。“老嫂子,你不用担心,这一般有我在啊,亲事都是八九不离十的。”

    “我知道老妹子,我那大姑娘就和我说,凡事说亲找老妹子你就对了。”赵老太太看媒婆这态度,知道女方拖延这几日,也没多大的事,这亲事还是能成的。“这做娘的,哪有不担心儿子亲事的,早娶进门,我这也好早享清福了。”

    “这个倒是,”媒婆喝完一碗茶水,于氏接着给续上,“姚家那边应下了,迟了这几日,是有件事老姚家人琢磨了一阵,最后也没拿下主意。这不,就拖我过来和老嫂子商量商量。”

    她在当院窗户下听的明白,啥应下了呀,这分明是你要是答应我这条件,咱亲事就继续商议,要是不应下,就得黄了。

    “是这老姚家对这小姑娘从小就娇养惯了的,一辈子没下过地,也没吃过啥苦。”媒婆看着赵老太太脸色不对,连忙嘻哈的打着圆场。“姑娘家娇惯着养好,老妹子我看你家来文以后也是成材的,有个体面些的媳妇,以后出门总是让人上看一眼,比娶在家里,熬成黄脸婆要强的强啊老嫂子。”

    “我家就是这样的人家,”赵老太太脸色不好,没想到临了临了,弄出这茬,“要是娶回来的媳妇,不下地干活,难不成我这老太婆要供着她养着她不成。”

    “啊呀老嫂子,你这说的哪里话。你安心享你的福,孩子都有孩子的福气,该孝敬老人的,这都得孝敬,他们巴不得天天供着你呢。”

    “老嫂子你听我慢慢说,老姚家老大逃荒那年已经成家了,没跟着出来,出来的是他家小兄弟和这三个姐妹。其他两个姐妹都嫁人,都是远的县城,虽说日子过的不错,但终究闺女都不在身边,所以就想着小女儿找个近的人家,这不就看上你家来文了吗。”

    “还有啊,他家那小兄弟,也成了亲,但是好几年也没生出个一男半女的,而且两口子感情也深厚。姚夫人说了好几次要个娶个小的,留个后,那小兄弟硬是没让。老姚家也就不管那院的事,所以凡事也都想着这姑娘。”

    “这有啥想的?”赵老太太没听太明白。

    “哎呦我的老嫂子呀。这你还不明白呀。他家就是想来文和淑贞在县城安家,一来离的近,二来这以后他家小兄弟要是再不出,以后姚家的家产,少不了就是你孙子的。”

    这下赵老太太明白了,多少有些犹豫,一个杂货铺子再营生几年,家底虽说不多,可总也比种地的多的多了。

    媒婆看出来赵老太太的心思,“老姚家现在就算是在县城扎下了根,杂货铺子一开就是好几年,而且现在生意也越来越好,以后肯定错不了。就是一年放在那里,那进项也够老嫂子你们一家的几年花销,多好的事情。”

    “就是只一个姑娘,不想跟着在乡下受苦受累的。”媒婆试探着接着说了这个话题,“他们也不求老嫂子啥,就是想在县里安个家,让来文和淑贞两个在县里过日子。人家也说了,但凡有啥需要的,他们老姚家该出的也都出,就看老嫂子你的意思。”

    “还有一个我忘了说,看我这记性。”媒婆像是想起了啥,连着拍了两三下自己的大腿,“老嫂子你呀要是不想在乡下,跟着小儿子在县城也是过好日子的。老嫂子你两个儿子在乡下伺候地,你跟着小儿子在县城跟着享福啊。”

    在县城买房子赵老太太是一早就有想法的,本想着来文和媳妇在县里过一段,但凡家里庄稼地忙的时候,媳妇肯定是家里种地的。没想到,让媒婆这么一说,来文和媳妇以后是不家来做活计的。

    虽说自己有想过跟着来文去县里,但是想的都是自己年纪大了之后,跟着小儿子过几天日子,毕竟自己最疼这小儿子,跟在眼前,心里也放心。

    但是这个年纪就跟着去,肯定是不行的。不说家里的地,就是让外人知道,也是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