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又梦京华 > 前世
    李觅握住她的手,“姜老太太身子骨一向硬朗,又有好几位太医守着,已渐渐清醒了。”

    符氏的手却抖得愈发厉害,大颗大颗的泪珠砸在李觅的手背上,“本该是我亲自去,他既不许,也罢,老人家若看见我这个不肖子孙,只怕更难好了。”

    李觅劝道:“姑娘已然尽力,何须自责,剩下的,听天由命罢了。”

    冰凉的手指被李觅温热的掌心捂暖,符氏渐渐平静,却避开了李觅话里的意思,只说;“日后还得劳烦姑姑替我多跑几趟了。”

    李觅叹了口气,取了热帕子替符氏擦脸,没再多言。

    不时,宝顺提着食盒回来,往炕桌中间放上一张黑漆的四角矮桌,精致的小食和滚滚的姜汤摆开,主仆三人围坐在一起,倒也温馨。

    吃到一半,宝顺突然想起,“奴婢险些忘了,方才刘妈妈送来了好些名贵药材,说又是宫里赏的,奴婢正看着火,没顾得上,叫她放下后便让她走了。”

    符氏拿着调羹的手微顿,李觅看过去,她神色自若地将姜汤送入口中,末了用手帕捻了捻嘴角,“既然送来了,照常用了便是。”

    诸如此类饮食起居的细枝末节不提,日子过得倒也不算慢,符氏在李觅二人的精心照料下,总算熬到了梨花又复山野的时节。只是病情久不见好转,人愈发消瘦,一天有大半时间都昏睡着,急得宝顺嘴角都生了好几个燎泡。此间,李觅每隔几日去一趟姜家,带回来的消息时好时坏。而因边关战事吃紧,朝廷无暇分心,其余姜家老小的处置搁置下来,符氏稍松了口气。

    符氏这边过得还算风平浪静,府上却因为一事激起了轩然大波。

    梁府进了位戏子,老爷在大街上捡的,现今放在绪丹堂养着。

    而绪丹堂离符氏的院子不远,夜里总有咿咿呀呀的小曲儿传过来,不免扰人清净。符氏对此毫不在意,倒是宝顺气得火冒三丈,咬牙切齿地描述那戏子手段如何低贱,长相如何狐媚,符氏听了,愣了下,苦笑一声,你到底是放不下。

    这日,符氏难得有精神,早早醒了,本打算去院里坐会儿。

    “怎了得,国不宁民不生,袈裟换红缨,马蹄踏雪,道是浪子归。怎奈何,剑影破清律,刀中藏慈悲,将军啊,这路难回难回,你莫要悔……”

    宝顺进了屋,重重放下脸盆,噔噔噔跑进窗边,“还有没有规矩了!夜里没唱够,光天化日的也唱起来了!”说着就要把窗户关上。

    符氏正听的入神,立刻道:“等等。”

    宝顺愤愤:“夫人听这些作甚,别脏了您的耳。”

    符氏直接下了床,扶着床沿桌椅走到窗边,凝神细听起来。宝顺劝不动,只好跟着听了下去,但她大字不识,听不出个所以然,只觉这曲子打打杀杀的太过悲壮,还想劝符氏回去,曲子戛然而止。

    宝顺大松了口气。

    符氏却有些失魂落魄。

    宝顺趁势道:“存心给我们找不痛快呢,夫人别跟她一般见识,回去吧。”

    不料她话音刚落,那戏子曲风一转,又唱了起来。这回唱的东西宝顺更是不懂,心里犯了会儿嘀咕,扭头瞥见符氏的脸,竟是一片惨白。

    她吓了一大跳,忙扶住符氏,急道:“夫人你怎么了?别吓奴婢。”

    符氏翕唇:“姑姑呢?”

    宝顺哭腔都冒了出来,“夫人忘了?姑姑去了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