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夺鼎1617 > 第六百五十四章 国之重器
    眼下,何五升拿出来的这款新铳,便是他根据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和李守汉对他的提示,鼓捣出来的猴版卡曼尔莱德枪。

    击发改燧发,线膛变滑膛。唯一没变的是依然用的是米尼弹。

    米尼弹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反正只是弹丸而已。索性便一步到位了。

    但是,原型枪有了,并不一定就能立刻装备部队。还有许多情况需要完善。在伽利略等人到来之前,李守汉已经和在场的人们就新火铳的尺寸定型进行了好一番的商讨。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什么人体工程学概念,但是,也有一件武器是不是能够让最多的人使用起来舒适、称手的标准,为了最好的能够发挥出这款火铳的性能,李守汉特意召集了七八个医生前来,让他们从郎中的角度来对这款火铳的尺寸进行点评。从中找到最佳的尺寸,让战士们能够发挥出这款火铳的最佳性能指标。

    至于说为什么连夜召集伽利略等人前来,让老头子一路忐忑不安,更是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聪明才智、学术造诣,给这款枪添加上一些科技附加手段。

    “如何计算出最合适的铳管壁厚,让火药可以将弹丸送得更远,打得更准,防止火药发射后的气体外泄,这些问题。便是本公给列位出的考题。大家不妨在此仔细的研究一番。”

    于是,帕斯克、托里拆利、费尔马、马兰?梅森、伽桑狄、德扎尔格等人立刻陷入了学术探讨的自由国度状态,在外人看来,基本上就是一群疯子了。

    从铳管的长度,到射程,进行逆向推定,这些科学家们很快便有了方向。

    接下来便根据要达到的最大射程,计算火药的装量。根据火药的数量,计算开始急剧燃烧的那一瞬间。铳管所承担的最大压强,再根据这一数据,从冶金学的角度计算该用哪种合金,才能最大限度的削薄管壁,降低铳管的厚度,进而使得整个火铳变得更加轻一些。

    手中的笔不停的在雪白的纸上计算。留下一个个潦草的计算公式和结果,口中却又不停的同别人激烈的争吵,有的时候还少不得互相指着彼此的鼻子叫骂几句,攻击一下对方的学术造诣太差等等。

    室内不断一浪高过一浪的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的吵闹声,和从门窗不断向外界一直有争议,出生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1642年出生于江户小石川。另一种说法则是他老爹跟着1637年出生于上野藤冈。但是为了铺排情节,这个因素便暂时忽略,姑且让关孝和在顺化已经上了小学吧!)

    其实,李守汉今天召集这些大牛来,除了要给他们一个新的科研任务之外,更有一项国之重器的打造任务要交给他们。

    前不久他批复了郑芝豹、郑森叔侄关于在爪哇等处迅速调拨小学教师,大量普及强制教育的禀帖,对于如何在南中的基本盘上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各种职业人才培训的议题。便被他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此事,他和李沛霖已经探讨了数次。

    除了继续在新区普及小学六年的强制教育外。李守汉更打算在河静、顺化、柴棍、九龙江、湄南河等处开始推广中学教育。

    在新区推广小学教育,可以迅速的在几年时间内对学龄儿童完成同化,让他们做到文化认同,有了小学文化程度之后,更可以成为各处的合格劳动力,即使是在家务农。也会对新型农具、农业品种的推广掌握比起一般的文盲来强得多。

    在爪哇送来的战报上,郑森很是得意的写道,此番平定爪哇之乱,虽然不曾开疆拓土,但是直接控制的人口却是无形之中多了数百万。有了这数百万人。劳动力紧缺的局面会暂时得到缓解。

    “小学六年,老子就算是用大米饭炖肉把这些孩子养起来,也好过调动大军前去征剿!军费可比教育经费多多了!而且,这可是给老子培训劳工!一进一出,除非老子脑袋被驴踢了,才会选择动刀兵。”

    但是,中学教育普及,可就不像小学教育那样了。

    按照李守汉的初步想法,要把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结合起来。课程开设除了小学已经有了的科目之外,更是要开通物理、代数、几何等等,否则,他也不会不惜代价的命人从欧洲弄来各种数学、物理方面的著作了。

    可是,扪心自问,李守汉当年学的那些初中数学,大多数已经都还给了老师。如何编纂教材,怎么样培训师资力量,还得靠眼前这些人。

    从他当家以来,不管是河静的区区弹丸之地,还是变成了顺化的将军府,变成了大明朝廷认证的宁远伯,李守汉都始终如一的贯彻一个原则,那就是人才培养要走在技术装备的前头!绝对不当先知先觉的诸葛亮,而是要当一个播撒种子的农夫。

    你把观念和知识播种到别人的脑海当中,这些种子自然就会慢慢的生根发芽,之后便不会缺少新的科技、新的机器、新的生产工艺。那种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而技术设备就可以包打天下的观点,可是在历史上被验证过,此路不通!

    不管是在十月革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苏联,还是靠着十万陆军打造出一支横扫欧洲,几乎与全世界的工业强国对战而不落下风的德国,都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先行培养人才,让人才等装备,而不是让装备等人。

    想想那些坐在纸箱子里来模拟坦克分队冲击的德意志陆军军官,那些在第聂伯河沿岸的泥沼里建设钢铁厂的布尔什维克,再看看以为有了银子买了洋人的机器军舰和精良枪炮就可以实现同光中兴的洋务派官僚,还有那些坐在油田上靠着大自然的慷慨赠予而骤然暴富的中东土豪,更看看那些为了拿回扣而将国内的钢铁厂逼得在抗战的烽火当中倒闭的炮党官员,李守汉咬着嘴里的牙齿,“老子的条件怎么也比他们强多了!无论如何就是不能当炮党和洋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