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七六章
    从官家赢一次好水川,再到国朝战胜辽夏联军,收复云应四州,说大家没有野心是假的。

    特别是西夏,大家的仕途,几乎是跟西夏叛出同步的,也是伴随着屈辱过来的。

    对于西夏,这些老臣工,感触都很深。

    韩琦、富弼、狄青、欧阳修、种鄂、郭逵等等,哪一个不曾在西北任职过?

    当看到有一洗耻辱的希望时,谁又萌忍得住?这也是官家提议谋划西夏,诸位内阁大臣配合赞同的原因。

    然而,都怕了!富弼所说的,代表着大家的意思。

    前朝是怎样的强盛,在故纸堆里都能看到,那时的大唐,该是如何的意气风发。

    结果,就因为一个大非川,让一生从未败战的薛仁贵,身败名裂。也让一个强盛的大唐,不得不收敛锋芒。

    国朝如今是有了复兴的苗头,可又怎么敢跟前朝比?

    所以,这一刻,富弼有些犹豫了。不过他没直接反对,而是语重心长的劝导。

    这一刻,赵曦也能感觉到富弼的所谓拳拳爱国之心!

    同时,也能感觉到诸位臣工的不甘!

    从前一次冷场后的发言,不管是韩琦文彦博,还是富弼,话里话外都是劝阻的。

    从赵曦另辟蹊径的提出从未知领地进发,他们都倾向于保守了。

    说实话,对于官家的提议,多数人不敢去冒险。

    “官家,此次议事,是为谋划西夏,而不是立刻就要征战,也不是要形成决议。臣以为,成与不成,能不能行,朝廷还有足够的时间验证。”

    王安石从来是偏向进取的。当然,领略河湟是他极力推崇的,而战略包围西夏的谋略,是领略河湟的延续,也只有完成对西夏的战略包围,才能让领略河湟要完美了。

    “官家,微臣有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安石的话音落下,章惇出声征询了。

    章惇和苏辙,都是议政,他俩一直在讲武堂配合欧阳修。

    朝廷的诸多事务,他俩参与的时候很少,但并不是不了解。

    在讲武堂的这些年,其他的不说,对于官家的执政理念的熟悉,要比朝堂的臣工更甚,可以与潜邸旧臣相比。

    所以,他出声了。

    “讲来!”

    章惇和苏辙在讲武堂,是赵曦有意的,是把他俩作为内阁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