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网游>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 212 世界纷乱,我们安好
    虽然早有预料,也早做好心理准备,真看到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仍觉得难受。

    三天70万销量,这个数字已然打破他出道以来的最好成绩,且远远超过。

    他知道这个成绩纯粹是借了“逸笙之敌”的东风和他这一年积攒起来的口碑,跟歌曲本身没多大关系。

    相反,单看销售趋势搜索潜指等数据,暂时看不出爆火的迹象。

    失败了吗?

    还未必。

    为了增加歌曲的曝光度,他让程洵买了全娱音乐的封推和微博热搜,动用了数百个营销号洗稿,替林准争取到数个热门综艺和大型活动,除此之外,还跟优视方面谈妥,将这首歌用于《最好的我们》的插曲。

    公司能拿到的资源,他几乎全砸在这首歌上了。

    在程洵的记忆中,这位藏于幕后的庄老师还从未如此在意过一首歌的成绩。他不懂音乐,见沈亦泽一反常态地亲自叮嘱宣传事宜,甚至不惜砸入大量资源,想来必有深意。

    他只是奇怪,一向镇定自若的沈老板,在吩咐后续工作时竟有种孤注一掷的感觉。

    沈亦泽确实在孤注一掷。

    他把能用的招全用了,倘若这样还火不了

    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遭受直播和短视频的荼毒,不然他的宣传手段还能再多一些。

    这个念头一起,他立刻摇摇头。

    不能再找理由了,当年《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发行的时候,也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平台,不一样火遍街头巷尾吗?

    倘若不行,那便是真的不行。

    他只给自己两次任性的机会。

    下一首歌是说唱。

    在国内,说唱爆火的难度更大。

    千禧年以后的华语乐坛,能称得上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说唱歌曲只有周董的《双节棍》和《夜曲》,连《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都要差一些。

    写出和《夜曲》比肩的作品?

    他要有这水平也不至于沦落到猝死穿越的地步。

    不过,他虽非纯正的地下rapper,走的也不是地下说唱的路子,却是周氏饶舌的忠实拥趸。

    出道多年,他写过不少说唱歌曲,却从不曾正式发行过——别说正式发行,连制作都是自掏腰包。

    他只想弥补自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