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滨点头,“自然是坐过的,卫健委给配的救护车就是意呆利的,算是全国最好的救护车了。”

    “那你问我-干啥?上车去亲自试试,看看哪儿有不足,咱立马安

    排人着手改进。”

    叶知秋催着胡滨和那些急救科的医生开着救护车去市里转悠了一圈,她等的有些心焦,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说,“就算技术没达到意呆利那水平,但也肯定比长青市生产的车好,咱也没考虑过出口,先把国内的市场给吃下来再说。”

    叶知秋一遍又一遍地安慰自己,可手心里的汗却一点都没少出,她都打算让这汽车厂试着转型向农机靠拢了,就见两辆救护车飞驰进医院大门。

    胡滨等一众医生从救护车上跳下来,激动得话音都有些颤抖了。

    “叶局长!咱这车是真的好啊!比意呆利那边的车要稳多了!我在卫健委坐过意呆利那边的救护车,不如咱这个稳!咱这个车是真的好!”

    “我待会儿就给高教授打电话,问他有没有想法再买几辆咱自己产的救护车!这车可真好啊,要是能买到京城那边,绝对是急救的一大助力。”

    叶知秋悬着的心落回了肚子里,点头道:“好,你同高教授说说,我也同高教授那边通通气,看有没有办法把这种救护车普及到国内的其它医院。众所周知,一辆好的救护车是可以救很多条命的,同那些避震减震效果差的救护车相比,避震效果好的救护车只有很小的概率会对运载病人造成二次伤害。我们临海市大元汽车厂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避震效果更好的救护车普及到全国所有医院中去。”

    胡滨:“……”

    你想卖急救车就直说,说这么大义凛然的话干什么?

    胡滨抬头想了想自己刚见到叶知秋的那一年……那时候的叶知秋多么朴实啊,去卫健委借到实验室之后话不多说,就是纯粹的做实验,那一首微生物培养的手法看得他眼花缭乱,至今依旧百思不得其解——叶知秋一个县保健站的医生,究竟是从哪里学到的这种手艺?

    再看看现在的叶知秋,一点都不淳朴了,官话和套话一套一套地说,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可以昧着良心说话了。

    不过再想想这种救护车的‘稳’,胡滨绝对的叶知秋这么做也没啥,既然国内能够自主生产这种比外国的救护车还要好用的救护车了,那为什么不用这种?更别提长青市生产的救护车都不知道该叫救护车还是该叫催命车。

    -------------------------------------

    叶知秋等了两天,估摸着胡滨已经同高淳和教授通过气之后,她才打算给卫健委打电话。

    她还在想该怎么同卫健委那边吹自家市区一汽车厂里生产出来的急救车呢,高淳和教授就开始抱怨了,“叶老师啊,听小胡说你们那边生产出比意呆利那边的救护车还要好的救护车了?小胡两天前就打电话同我说了,还说你也要打电话过来,这让我足足等了两天啊……你们那边的产能怎么样?我们卫健委这边先定个三辆行不?”

    叶知秋咧嘴一笑,“这有什么不行的?我们生产救护车就是想着方便全国的急救医护人员的,哪有不卖的道理?高教授,我同您透个底,我们这边的价格要比长青市那边的价格稍微贵一些,主要是因为我们这边造出来的救护车上安装了最新的避震器,这个挺贵的,但效果不用怀疑,肯定要比长青市那边的急救车好很多,这个胡滨应当已经同您说过了。”

    高淳和教授那边沉默了大概有半分钟后,才问叶知秋,“叶老师,我们做个交易,怎么样?”

    叶知秋愣住,脸色一时间有些犹疑不定,她问高淳和教授,“什么交易?”

    高淳和说,“首都这边的医药大环境越来越差了,很多年纪像我一样的老同志过的日子……哎,根本不能提。你们临海市那边的情况挺好,小胡同我说过了,但一下子塞太多人也不大好。”

    “你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给我们这

    把老骨头一个容身之处,不要求吃得多好穿得多好住的多好,只求这张老脸不要再被踩进泥里践踏了。活了一辈子的人,到老了却连这张脸皮都保不住,想想还真是憋屈啊。”

    叶知秋:“……”这还算是问题吗?

    像高淳和教授这样的人,他认识的人肯定也都是大牛。哪怕现在把人喊过来会给市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但长远来看,这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