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盛唐风华 > 第八百二十四章 草莽(三十三)
    “魏公!不可!”

    瓦岗军阵内,徐世勣单膝下跪语声哽咽,声音中既有焦急又带着几分责难,朝着李密大喊大叫。

    和程咬金、翟让那些粗豪耿直的汉子不同,徐世勣为人素来精细,不但在用兵上谨慎,做人上也恪守本分,不曾放浪形骸。

    也正因为这一点,他才和那些率性而为,把任性当作豪爽的江湖汉子合不来。

    他早就看出来李密心怀大志,迟早要立国称帝。

    不管出身如何,一旦当了帝王就要有体面威仪,要建立自己的规矩。

    如果还仗着往日交情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结果多半不妙。

    为了避免这一点,徐世勣在这个时候就注意分寸的把握,对李密素来恭敬有加。

    在军议的时候自然该说就说该驳就驳,但是只要李密下了决断,徐世勣就会乖乖服从,绝不会开口顶撞或是争论。

    像此刻这种大庭广众面前要求李密收回成命的情况,更是第一遭。

    李密此刻正站在擂鼓台后,手中高持鼓槌,面上不见喜怒,只是将手中的鼓槌朝牛皮鼓面用力捶去。

    对于徐世勣的话就像是没听到,也根本不加以理会。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在他身旁左右,放有二十四面大鼓,每一面鼓后都有侍立鼓手一名以及持刀军汉两名。

    这些便是瓦岗军的指挥中枢,也是全军战场调度的腹心所在。

    当下军中传达命令主要依赖鼓号旗语,是以这些鼓手别看地位卑贱,于全军而言却是极为要紧。

    换句话说,一旦开战,这些鼓吏便可影响大军进退,近而可能左右胜负。

    军中既要防着他们被地方奸细掳去,打探出来自家鼓号机密。

    也要防备这些人立场变化,临阵之时故意敲错鼓点坑害自己。

    所以每一名鼓吏身后,都必须有军汉看守,稍有讹错,便是一刀砍去当奸细杀了,绝没有任何转圜余地。

    这些鼓手传达军令的依据,就是李密所在位置的鼓手。

    这个位置的鼓吏乃是诸吏之首,他的鼓点就代表军中命令,前进后退左右驰骋,全听其鼓声判断,其他人有样学样,将此人的鼓号传递下去调度三军。

    作为三军主将,按说应该待在指挥位置调度三军,随时应对战场上的情形。

    再者这也是维系士气的必要手段,说到底当兵的难免心虚,总怕被主将随便丢弃。

    是以大多数时候,纛旗所在以及主将位置,能够直接影响前线军士的士气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