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多年没上过网了,手机里的软件除了自带的,只有一个微信,平时最多看看新闻,基本没时间接触这些东西。

    他清清嗓子,重新板起一张脸,“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其他的?”

    作家收敛笑容:“您是指?”

    钟用思索片刻:“书,他的书怎么样。”既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书上,那么他的思想,以及观念都会通过书传达出来。

    俗话说看一个人怎么样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一个作家怎么样,看他写的书就知道。

    作家低睫想了一会,表情古怪,有种一言难尽的感觉:“不好说。”

    钟用偏头看他:“什么叫不好说?”

    “嗯……我不知道怎么说,如果您单纯想问他写的书好不好,我能肯定地回答你,他写的书很好。”

    “什么意思,你是说其他方面有问题?”钟用双眼微眯。

    “问题倒谈不上,最多就是观念问题。您也知道,人生百态,有悲有喜、有苦有乐,每个人的生活不同,决定了方向不同,有些人一出生就是人生赢家,而有些人从出生起就注定是悲剧。”作家娓娓道来。

    “从读者角度来看,当然喜欢看he,网文嘛,就图个轻松图个快乐,本来生活已经够累了,在网上放松放松,大部分都这样,但……”

    “你是想说他写了个悲剧,结果遭人恨?读者给他寄刀片还不成,要杀了他以泄心头之愤?”钟用猜道。

    虽然这个理由未免太过荒谬。

    “不不不。”作家果不其然摇了摇头。

    “我把我们写书的分两种人,第一种是把自己的想法写进书里,引导读者接近、接受、理解自己的想法;第二种是把人生百态、欢喜无奈,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对与错,是与非,交给世人评判。”

    “他属于第二种,他的书里看似没有喜剧悲剧之分,但又似乎都有,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看法,百纳海川,我的言辞只能代表我个人。”

    听了半天,钟用被他的话给绕晕了,写个而已,哪那么多弯弯绕绕。

    “按你的意思,他的书有争议?”说了这么多,他想表达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作家点点头。

    那你一开始怎么不直接说?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钟用暗自腹诽。

    “打个比方,他写了什么具有争议的书。”

    作家想了想,道:“要说争议最大的话,应该是《信》这本书。”

    钟用点头,提笔龙飞凤舞地写着什么,“嗯,继续。”

    “讲述的是一对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兄弟的故事。哥哥为了筹备弟弟的学费,在失业后铤而走险犯罪杀人,弟弟从此被打上了‘杀人犯弟弟’的烙印,不得不背上哥哥的精神债务,坠入社会的歧视轮回,同学挤兑、老师远离,生活痛苦不堪。”

    “哥哥得知后,在高墙之内寄出了一封封家信,里面阐述了他的后悔与自责,并寄托了对弟弟的无尽牵挂,而周遭人对弟弟的冷漠和歧视,让他对哥哥的兄弟情,也由爱逐渐转为恨意,不堪忍受歧视,产生了与哥哥断绝关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