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世人甚丑 > 丰州奚家 白若松:加钱,谢谢!
    那妇人既是洗衣妇,对布料自然极其敏感,锦缎是相当昂贵的布头,用得起锦缎的人家,怎么样也不会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四处跑动。

    又有官员质疑道:“白大人是朝廷命官,如何能够与那附近的百姓这样熟络?”

    百姓天生就害怕官员,即便没有做亏心事,能够对答如流的也是少数。

    白若松笑道:“方大人的母亲曾经也替人浆洗衣物……我上门去求方大人,与她说了眼下的困境,她便请了自己少年时期的邻居带我走访,有人领着,做事就方便了许多。”

    方琳琅发迹之前过得十分坎坷,朝中诸人也都知道此事。

    “锦缎产量不多,大多是尚衣局制造出来供宫中使用的,民间的产量比尚衣局还少……听那妇人的话,微臣认定此人家中并无巧婢内眷能够改制衣裳,不然也不会被人一眼就看出很不合身了,衣裳十之八九是将布料送去成衣店制作的……妇人说那布料看上去有些年头,深蓝的颜色,上面有祥云暗纹……微臣想从布料查起,那妇人便告诉微臣,那锦缎像是彩云布庄手艺。”

    锦缎的织造困难,宫中的尚衣局每年也才只能造出数十匹,民间能够做得了锦缎的布庄更是只有寥寥数家,除了江南那一片,都城叫得上名号的只有两三家,彩云布庄便是其一。

    “术业有专攻,那妇人不说也就罢了,既然与微臣说了……想来,至少有个七八成的把握……微臣便立刻前往了彩云布庄。”白若松的声音不急不缓,听上去便沉稳可靠:“与彩云布庄如何交谈的姑且不提……但听微臣描述,布庄也说了那布料应该是他们造出来的,大约是一年前的批次,送到了锦绣阁去……微臣便又立刻赶往了锦绣阁,那里的管事告知微臣,那一批锦缎,锦绣阁并未制作成成衣,而是几乎……”

    他顿了顿,看向了徐永旭。

    “都被齐王府订走了。”

    朝中一片哗然。

    徐云瑞也惊诧地看了过去——

    他看得却不是徐永旭,而是白若松。

    沈双瑞曾经就大理寺监牢失火的事情与徐云瑞谈过一次,事后,徐云瑞也按照答应了沈双瑞的,约过白若松两三次,白若松虽婉拒了上门赴约,却也暗示过他……

    此事不会与齐王挂钩。

    白若松此人的信誉向来不错,徐云瑞便也就信了他的话,没有再给他施压……

    怎知今日竟来了这样一出!

    徐永旭似乎也没有料到会这样,他愣怔了一瞬,很快开口道:“白大人……你方才说话的时候,本王就一直在听了……那批布料本王有些印象,的确是送到了齐王府,本王有两件常服便是那个颜色的锦缎裁制的……今年虽然不曾穿过,但衣裳一直都好好地收着……本王也没有把自己穿过的衣服赏赐给别人的喜好啊!……再说之前,听你的描述,本王敢发誓,齐王府上绝没有那样一个男人。”

    徐永旭的语气平和,不急不躁,听上去不像是急于辩解的模样。

    白若松拱了拱手道:“齐王殿下莫要着急,微臣还未说完……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微臣便暗地里探查过齐王府中的仆役了……正如齐王所说,府上确实没有这样一号人物。”

    王府中的仆役年纪都不会大,按照规矩,到了年纪的仆役,不论男女乾元中庸坤泽,王府都会给一笔钱把人放出去,至于这些人是拿这钱嫁娶成家还是买地种田,王府都不会过多干涉。略微受宠一点的长随或是大丫鬟之类的,王府会根据他们的意向,为他们安排好去处。

    只有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像是从小就跟着徐云瑞的梅雪,这样身份的才会一直留在王府里,一来是用惯了的人,得心应手;二来做事情也忠诚稳健。

    其实大多富贵人家也都是如此,只是王府的规矩更加严苛罢了。

    若那中庸男子真是齐王府的人,徐永旭又能够放心他去做教唆旁人火烧大理寺监牢的事情,怎么样也不可能是个藉藉无名之辈。

    但事实就是,白若松和手下的人打听了一圈,都没有打听到齐王府中有疑似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