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明朝伪君子 > 第五百八十三章 离栈之意
    秦堪情知李东阳已不怪罪,心中连道侥幸,看来昨晚醉后还是尚存一丝理智的,意识模糊中还知道找熟人下手,若昨晚烧的是那些素来视他如仇寇的言官御史们的家,今日怕是不能善了。

    “来人,上茶,上好茶!”秦堪头一次对没提礼物上门的客人如此客气。

    李东阳坐下来,苦笑着摇摇头,捋着胡须缓缓道:“今日老夫上门,一则是兴师问罪……”

    秦堪急忙接过话头:“已然问过罪了,晚辈知错,此事揭过不提吧?”

    李东阳哼了哼,接着道:“二则,老夫是想来跟你说一声,过了今年,老夫便要致仕告老了……”

    秦堪呆住了,只觉得心往深谷里狠狠一沉。

    “西涯先生要告老?这……还早吧?”

    李东阳叹道:“不早了,老夫今年已六十多岁了,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少问政事朝务天下的担子便全部压到我们内阁三位大学士身上,国事内阁和司礼监而决,老夫每日批阅各部各地官府奏疏少说也有上千本,老夫咬着牙硬撑了三年,今年实在撑不下去了······”

    秦堪垂头,心中浮起无比的伤感。

    他知道李东阳说的是实情,这三年来,秦堪能感觉到李东阳的疲惫,每次见到他总觉得他有一种喘不上气来的辛苦,鬓边的青丝不知何时已渲染上了白霜,当初那个神采飞扬,精神矍铄的内阁大学士如今已越来越像一位迟暮的老人,离生命的终点越来越近······

    看着李东阳苍老的面容,秦堪静默许久,忽然站起身朝他毕恭毕敬长长一揖。

    李东阳见秦堪难得的正经肃穆模样不由欣慰地捋了捋须,眼中晶莹闪烁。

    “小子何以行此礼?”

    秦堪正色道:“晚辈敬老大人为大明社稷一生劳苦,鞠躬尽瘁。天下文官只将忠义挂在嘴上,然真正为大明耗尽一生心力者,唯老大人一人矣。”

    李东阳眼眶泛起老泪,眨了眨眼使劲将泪水憋回去,长长叹道:“若满朝同僚皆如你这般视我老夫纵算是累死在书案前亦甘之若饴了,自刘健谢迁走后,天下人皆云老夫贪权恋栈失德丧节,连老夫的学生都当众与我割袍断义,他们何曾懂我,钟鼎山林,各秉天性,离开是为彰显气节,难道留下的一定是贪权之辈吗?”

    秦堪沉声道:“老大人这几年忍辱负重,晚辈都看在眼里,今日骤闻老大人欲致仕晚辈心中着实难过,虽知老大人辛苦疲累,但可否再勉力强撑几年?晚辈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以后若朝堂上少了老大人的默契相助,晚辈的处境恐怕愈发艰难······”

    李东阳笑着摇头:“老夫知道你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足以改变国运气数但是这些事也皆是耗时日久的事,几年里见不着成效的,老夫垂垂老矣,撑不下去,也等不起了,老夫能做的,便是在其位之时再好好助你一程……”

    说着李东阳从袖中掏出几本奏疏递给秦堪。

    秦堪接过一看心中愈发感动。

    几份奏疏都跟秦堪有关,有天津各官府衙门的人事安排包括秦堪曾经提出的设天津知府,按察司,都指挥使司以及锦衣卫千户所,有关于辽东都司的人事安排,原副总兵叶近泉已正式升任为总兵官,整个辽东六个卫所,其中有三个卫所的指挥使皆是叶近泉提名的心腹将领,还有几个在朝堂上对秦堪特别仇视的言官,也被李东阳分派到地方为巡按御史,不日便将离开京师。

    李东阳捋须笑道:“这几份奏疏老夫明日将在内阁发起廷议,应该不会有什么阻力,辽东换将的事麻烦一点,毕竟兵权这个东西很敏感,但是叶近泉这两年率兵与鞑子主动接战,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新战法,胜负往往五五之数,这已然非常难得,提请辽东换将之事,老夫也有了底气。”

    “这几件事确实对晚辈非常重要,老大人这么安排,晚辈少了很多阻力,多谢老大人成全。”

    李东阳哈哈笑了两声,又掏出一份东西往秦堪面前一递。

    秦堪不知李东阳又给他行了什么方便,心中愈发感动。

    接过一看,秦堪顿时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