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都市>以罪之名 > 第十三章 大幕拉开
    通过后视镜,白中元能清晰看到宋春波的表情,尽管他故作严肃,却还是被嘴角淡淡的笑容出卖了。

    对此,白中元颇为无奈,总有种被卖过的感觉。想来刚才的场谈话早有预谋,最终的结果也是令封非凡和宋春波满意的。当然,他心里不会有任何的不满,毕竟这也等同于获取到了充足的信任。

    此时此刻,白中元满脑子想的都是封非凡的那句话兵对兵,将对将,有些事情不必有太多的顾虑。

    这话没有明言,白中元依然悟到了真意,当年参加卧底行动的几个人既清白又具备嫌疑,后续的侦查必然绕不过他们,所以封非凡才抛出了这颗定心丸。用白话来解析,这句话的分量极重,意思是说专案组只需要将精力用在外部即可,无需有任何后顾之忧,任何时候封非凡都会是最坚实的后盾。

    当然,作为市局一把手,封非凡要着眼于大局,这也是他说出务必扫清外部障碍的原因。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将枪口对准自己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把某些人死死盯住,避免在这期间兴风作浪。

    自始始终,封非凡都没有说将是谁,白中元心中却跟明镜似的,只有那个人才能让一局之长如此忌惮。

    投鼠忌器不假,想破局的话就必须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封非凡没有说,实际暗地里已经在做了,比如给白中元的那句承诺。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直接来找我。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出来,是绝对值得推敲的,尤其是结合最近的案子去看,

    比如,秦长天为什么最近没有再过问案情?

    归队之初,白中元心中就很清楚,秦长天和白志峰一定会暗中阻挠自己调查爆炸案,事实证明他们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只不过采用的手段较为隐秘罢了,唯一明面上能够坐实的,就是秦长天对案件的跟进。

    而偏偏,这又是无可指摘的地方。

    秦长天是第一副局长,主管的又是刑侦,跟进侦办中的案件再合理不过。这也让他有了可乘之机,能够盯紧白中元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封非凡没有从部里回来的那段时间,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有着绝对话语权的。

    原本,白中元以为封非凡回来之后日子会好过一些,完全没料到会是雪上加霜,尤其是被方言怀疑针对的那段时间,可谓是险阻重重如履薄冰。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许琳和周然,不管她们有什么目的,也不管动过什么心思,总之白中元从她们那里收获了支持与友谊,用雪中送炭来形容毫不为过。

    也就是那个时候,白中元真切体会到了处境的艰难,一方面被秦长天和白志峰暗中阻挠,另一方面又被方言怀疑针对,前后夹击苦不堪言,更严重的是在方言背后,窥见的其实是封非凡的影子。

    在侦办案件的过程中,还要与封非凡和秦长天暗中斡旋,既要冲破拦阻,又要自证清白,时局之艰难是白中元从未经历过的。好在他有着过硬的能力,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着坚持不懈的决心,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如果上次与方言的摊牌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儿,那这次与封非凡的见面则代表着一切顾虑的烟消云散。

    捋清楚了思路之后,白中元对眼下局面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封非凡去部里开会,应该也是一石二鸟之计。

    (1)向部领导汇报案件的相关情况。

    根据白中元了解的信息,省厅市局这么多年来始终都在追查那批文物的下落以及泄密案的嫌疑人。如果仅仅是行动泄密,应该不会惊动部里,至少不会如此兴师动众,可考虑到那批文物的价值,部里势必是要强势介入的。

    刚才的见面中,封非凡曾经说过两句话。

    这一次,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否则案子将移交出去。

    当年老局长曾建议将你白中元抽调进专案组,但因人阻挠未能成功。

    这两句话不长,却透露了很多隐秘的信息。

    首先,结合那七座无名墓碑去看,这些年从未放弃过对文物案的追查,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其次,阻挠白中元进入专案组,很可能怕的就是真相被查出来,毕竟秦长天对白中元的能力一清二楚。

    再者,多次组建专案组失败之后,警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将案件移交出去,要么永久性的背负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