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异能古董商 > 第六百一十六章家训
    .当然,要是权贵们写的诗作什么的,就像现在乔迁手中拿到的手稿就是一个例外。他现在翻看的一本手稿名字就是《且住草堂诗稿》,上面也是有程伟元写的《且住草堂诗稿跋》的。

    乔迁接过话来讲:“不错,就是这些东西,虽然这些手稿和红楼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正是因为它们是程伟元组稿的,于是没有关系也就有了关系了。

    程伟元这个家伙是相当的投机的一个人,功名不中,但是却一样名流青史。你们看看,这本就是他为晋昌出版的《且住草堂诗稿》。晋昌这个家伙写的诗是在是有点拿不出手,比乾隆高明不了多少去。但是因为晋昌是王宫贵族,他出版东西就比一般的人要容易的多了。”

    晋昌,全名爱新觉罗*晋昌,盛京大将军,清太祖皇太极的后代。在当时也是显赫的贵族,学问多少就难说了,程伟元就是晋昌的门客一类的人。

    因此,程伟元出版这样的诗稿的用意可想而知了。

    当然,要是程伟元不善于钻营的花,那他也不可能会出版《红楼梦》了。

    当时红楼梦可是有的嫌疑的,一般的人出版是要受到牵连的。但是程伟元因为有盛京将军在背后撑腰,出版一本书也是没有什么人敢去多嘴的。乔迁翻阅了一下那本《且住草堂诗稿》,突然惊喜地说:“确实有值得啊,程伟元居然吧和红楼梦有关系的事情写到这手稿上面了。真亏得他能够想的出来这样地办法来。”

    只见在《且住草堂诗稿》留白的地方写有这样一段小小地楷书文字。

    大概就是记述了高鹗编写红楼梦的过程。其中地内容有:“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等等字样。

    并肯定的记述了红楼梦后四十回定稿的时间就是乾隆五十五年春。也就是在一七九零年的时候,高鹗就八红楼梦地后四十回给写出来了。

    当然。按照程伟元的原话,高鹗是一个幸运地人,他写地红楼梦后四十回应该是参考了曹雪芹写的故事大纲。

    但是程伟元在这段话的最后还是肯定了高鹗的成绩了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芹已逝,兰墅遂传此书,盖述四十回,亦用心之良苦,知者为之赞叹,小泉留字。

    这个上面的兰墅就是高鹗的子,而小泉就是程伟元的字,这才红学领域算是基本的常识了。

    从这一点上也是可以看出来红楼梦地后四十回绝大部分都是高鹗自己独立完成地。

    乔迁看后说:“这书也算稀有了。呵呵。虽然不是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地手稿,但是起码来讲。这个多少也是和红楼梦有点关系的,有程伟元批注两万块应该值当了吧?”这话当然是问潘大头了。

    潘大头接过来乔迁手中的书,看过以后说:“确实难得,至少那么多年了,我在潘家园都没有见到过类似的作品,程伟元此人多是一个书商而不是一个书生,他的文字基本上就没有流传下来,历史上记载程伟元的事迹也是不多的。上面的小泉这两个字,确实是程伟元用过的字号是不错,但是,这也未必说上面的字就是程伟元写的嘛。”

    因为没有程伟元的字为标准,也就是乔迁也没有能够被历史学家确认的就是程伟元的字为参考,所以就没有人知道程伟元的字是什么神韵。

    因此潘大头要是一定说这些字未必是程伟元写的,那乔迁也是没有什么反驳的余地的,这些事情都是公所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

    乔迁一时半刻还真是拿不出来证据来,毕竟程伟云这家伙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实物来,实际上程伟元能够为后人所以熟知,还是因为他刊印了红楼梦,因此成为历史上研究红楼梦注定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但是他关于他的古董,那真是少之又少。

    乔迁却一点都不慌张说:“这个有什么好考证的,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是一个古董商人,考证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老学究们去做好了。作为一个古董商人,我自己不过是想找到我要找的古董而已,至于这上面的字究竟是不是程伟元写的,那对我来讲有什么区别吗?”

    这是一个无赖的理论,但是有时候无赖的理论还是相当的让人难以反驳的。乔迁的这话倒也是一时半刻不可能被潘大头驳倒。

    看到潘大头说不出来一二三来,乔迁笑了笑说:“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印章的缘故,程伟元留下的实物虽然是不多的,但是却也是有一点的,其中就有这样的印章。我曾经在荣宝斋那里见到过程伟元的印章,据说这个印章就是程伟元本人的一个印章,至于荣宝斋的人究竟是怎么样弄到这个印章的,那就不是我能问的了。”

    问别人古董的来历,这个在古董市场上是比较忌讳的事情,乔迁在古董市场上混良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当然是知道这个规矩的,对方不说,他也是不好意思问。

    但是他还是鉴定了一下那枚印章的年代,确实是乾隆年间的玩意。

    因此,乔迁就断定,这枚印章不离十就是真的了。乔迁倒是想不相信这个印章是真的,但是,由于这印章确实是那个年代的东西,而且又有荣宝斋的字号做保证,因此他也就相信这印章好似真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