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修真>重返1988 > 第六十三章 调研
    黎宁笑了笑道:“陈领导,咱们辽北的贡献却是非常大,特别是一五时期,国家一百五十六的大项目咱们辽北就占了一大半,为新中国的工业奠定了雄厚基础。

    不过,这几年南方省份也后来居上,比如江淮省,经济总量已经跑到咱们辽北前面去了,还有粤省,自八二年开始就超过了辽北,这些兄弟省份奔跑的速度不慢呀!”

    陈守志听了摆了摆手道:“黎教授,淮南和粤省的确发展很快,但他们有些投机取巧了,国家还得是以发展工业为主,毕竟咱们的目标是工业现代化强国嘛,就得干一些扎扎实实的事情。

    另外南方一些地区提出的口号也有问题,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什么话?完全不符合国情,咱们国家能说这样的话吗?

    发展经济很好,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嘛,我举双手支持,但总要符合我们自己的国情,不要搞外国那一套,这样不好,对不对?”

    黎宁马上道:“陈领导,国家发展工业当然没错,但是第三产业不能没有,而且要大力扶持,因为支撑市场经济就是第三产业,也只有第三产业才能带来资金,拥有资金,才能更好的发展工业,这是相互扶持的关系!”

    陈守志也不甘示弱。

    “工业就不能带来资金了?我看未必,煤炭、钢铁、石油,这些都可以出口换外汇,未必比第三产业差,再说了,光搞第三产业能成为工业化强国吗?不要舍本逐末。”

    黎宁刚要再反驳,吴敬荷拦住了他。

    “陈领导说得没错,工业是强国基础,也是立国根基,至于南方搞第三产业也没错,因为他们搞不了工业嘛,还得交给辽北这样的强省来做,发挥特长优势嘛,对不对?咱们都没有错。”

    吴敬荷的话终止了这场争论。

    接下来吴敬荷又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询问,相关人员给予了解答,虽然没有让他满意,可也只能先如此了。

    此时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半,吴敬荷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记录后道:“陈领导,咱们上午的座谈会就到此为止,下午我们去下面调研,先去咱们省的物资供销部门。”

    陈守志马上点头:“两位教授放心,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周有发,你要全力配合两位教授,他们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知道吗?”

    一位中年男子立刻点头答应。

    陈守志接着说道:“两位教授,一会儿咱们到食堂吃饭,然后再去招待所休息休息,下午一点左右车辆会在招待所门口等你们,然后我让办公室主任小杜陪着二位,有什么事情你们就吩咐他去做。”

    吴敬荷点头答应。

    座谈会结束,其他人纷纷离开,陈守志陪着两人往外走,此时赵传文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老吴!”

    吴敬荷一看就乐了。

    “老赵,哈,你也来了?刚才怎么没看到你?”

    “我在后面坐着,你当时看不到了,这次要在沈北待多长时间?”

    “差不多三天吧,然后还得去其他两个省份,争取在半个月内初步把北方三省的数据调查一下,怎么?你这总编辑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呀?”

    吴敬荷和赵传文是大学同学,学的都是经济,不过两人天赋不同。

    吴敬荷对经济有着独到见解,最终成为了国家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对改革开放都提出过很多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