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明血1641 > 第295章 只能做不能说
    隔壁人家的偏房一个房间里,一个人离开了墙壁,揉了揉自己的耳朵,墙壁上豁然镶着一个铜管子。

    另一个人立即递上了纸笔。

    这人立即开始奋笔直书,写了会儿放下笔想一想,终于在一刻钟内将听到的话都摘录完毕。

    接着这人再次倾听隔壁主屋的动静。

    ------------

    太子府书房中,朱慈烺伫立在大明北半部的舆图前,他在这里驻足很久了。

    原因很简单。

    他估摸建奴还得入寇。

    易位相处,他也会如此办理。

    大明中原鏖战,虽然明军大胜,但是损失惨重。

    这个机会黄太吉不会放过,何况还有辽南粮仓折损的加成,如果想过个肥年,当然要抢掠虚弱却是相对富庶的大明。

    这个没有疑问的。

    至于建奴从哪里扣关,朱慈烺以为宣府和蓟镇北面的长城。

    至于山海,朱慈烺倒是希望他们硬攻,可惜黄太吉没那么蠢。

    即使知道这两个地点又如何,过千里的长城,天晓得他们从哪里突破,即使加强北线长城的城防,也是不可能改变大势的。

    建奴大军二十万攻击一处,明军根本无法抵达的,这也是建奴每番都是破关而入的原因。

    朱慈烺清楚御敌于国门之外,对现在的大明来说不可能。

    朱慈烺将视线投在了从蓟镇宣府向南的诸多大明城池上。

    从宣府以下,到保定,然后东向京师,从蓟镇破关,向南可以攻击到通州,威胁京师,然后向南经过天津卫等处,一路抢掠到山东,济南府,临清府等都是山东北线富庶之地。

    上番入寇,济南被攻下,城内过二十万人被屠杀。

    济南府很多地方化为白地。

    因此朱慈烺以为,如果他是建奴大将,此番兵锋应当指向临清,原因只有一个,济南当地经过上次抢掠,还远没有恢复过来。

    相比之下,大运河的北段临清却是富得流油。

    建奴九成会扑向临清。

    这让朱慈烺颇为忧心,他亲自观看过临清城防,临清城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