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六,辰时。

    天空湛蓝如洗,万里无云。

    城门已开,长长的一列马车缓缓地驶出城门。

    几十辆马车排成长长的队伍,赶车的是县城镖行的镖师,随行的二十个护卫骑着骏马腰间挎着长刀,威风凛凛。

    按乡君规制,杨澜儿可以养两百护卫,现在这二十个护卫还是太少,日后她可以光明正大的再招人。

    县城百姓们有不乏爱凑热闹的,早起的人们来瞧热闹,一个个拥在路旁,伸头张望,啧啧惊叹。

    “你们知道这是谁吗?这阵仗是搬家吗?”

    “这你都不知道,啧啧,这是咱县的乡君大人,咱县推广的土豆红薯就是乡君大人发现的新粮种。”

    “乡君大人这是准备赶去边关,与夫君团聚。这几十辆马车不知装了些什么?”

    “你们看,县令大人和县衙官员来送行了。”

    …………

    百姓们的窃窃私语传进杨澜儿的耳朵里,她只是一笑置之。

    离别时刻总是带着伤感的。

    杨存智赶着牛车夹在车队中,待马车全部出了城门,车队停了下来。

    马车内杨母依依不舍地抱抱每个孩子,“澜儿,路途遥远,一路上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们,走慢点无妨,最先要保证孩子身子康健。”

    杨澜儿把杨母的不舍看在眼里,颇为心疼的点点头:“嗯,娘您放心吧,我们安全到达边关,我会让镖行的人带信回来。”

    “夫人,县令大人带着县衙的人来送行了。”小九在马车外敲了敲车壁。

    “娘,我们下去吧。”

    “好,你先下去。我再抱抱孩子们。”

    杨澜儿有些无奈地笑道:“好。”

    来送行的人,除了县衙的人外,还有几位乡绅带着夫人小姐来了。

    “乡君,此去山高水长,不知何日才能重聚,我们盼你们一路平顺地到达边关,与谭老弟一家相聚。乡君一路保重!”苏永清神色真挚地拱了拱手,言辞诚恳。

    杨澜儿目露感动之色:“多谢大人前来送行,今年咱县新粮推广就靠大人多费心了,我在边关等着你的好消息。”

    苏永清听闻新粮种,咧嘴一笑:“乡君请放心,不懂的我会问您给我的技术员,定不会负您所望。”

    杨澜儿看了一眼站在苏永清身边的苏永元,笑了笑:“苏先生,县城码头那儿的一切就劳烦你了,我期待我们下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