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穿越>乱世栋梁 > 第二百四十六章 落幕
    寒风中,开封远郊,猎场,一场规模庞大的演武正在进行。

    楚国皇帝及文武官员,现场观看火炮射击“演习”,而亡国的周国官员们,也在场旁观。

    他们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克虏伯”的射击情景,随着一声声巨响,以及火光浓烟大作,本已经千疮百孔的心中城墙,彻底崩塌。

    火炮的力量,撼天震地!

    进行射击的火炮,为贞元十年型野战炮,炮身连同炮架一起,重二千三百斤。

    和之前的火炮不同,这种火炮为后装炮。

    一门门展示用火炮面前,“克虏伯”的手下败将们,戴着耳罩,看着这造型诡异的兵器,目瞪口呆。

    这是前所未有的兵器,威力十分巨大,无论是厚实高大的夯土城墙,还是密集的步阵,在这种兵器面前,都如同纸糊一般。

    一旁,炮兵军官向观众们介绍何为“后装炮”。

    后装炮,即从后部炮尾装填弹药的火炮,区别于从前部炮口装填弹药的火炮。

    两种火炮的区别,除了弹药装填的位置不同,还有个区别,就是射速不同。

    现场,有前装炮的发射流程展示,让观众直观的了解两种火炮射击速度的差异。

    前装炮,等于一根单向开口的铁管,使用时,先向铁管里装火药纸筒定装火药,尾部扎破,再放入弹丸“堵口”。

    铁管尾部有细孔,放入火捻,在外点燃的火捻,将铁管内的火药引燃,然后把弹丸“推”出去。

    这是一次完整的射击。

    要开始第二轮射击,得先把铁管内壁清理,再用沾水的刷子刷一遍,确保没有带着火星的残渣留在管内。

    然后才能再放火药筒,否则刚放进去的火药会被带火星的残渣提前点燃。

    而后装跑的射击,相对简单一些:后装炮可视作两头开口的铁管,铁管的一端装着钢制门闩,是为炮尾。

    使用时,炮兵打开门闩炮闩,先把球形弹丸推进铁管,然后将火药筒纸筒塞进去,并用木锥扎破纸筒底部,使火药漏出来,最后关上门闩。

    点火方式,和前装炮一样。

    射击完毕,炮兵打开门闩,直接铁管内残渣。

    因为是直接清理尾部,所以炮刷不需要太长,清理起来很快,再次装填,速度也很快。

    两种装填方式,随着射击次数增加,“射速”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后装炮的射速明显快过前装炮的射速。

    观众们看得很清楚,而讲解的军官,也说出了“射速快”的好处:

    野战条件下,火炮要发挥威力,就要看“单位时间”内的“炮弹投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