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梨花看到这些信笑了,果然剧情的力量没有让她小看。

    如果猜的没错的话,男女主现在已经勾搭上了,要不是上心,干嘛人走了还留侍卫保护。

    这些唐梨花都没有去阻止,毕竟剧情的惯性,而事情又没涉及到侯府,就与她无关。

    又是一月过去,唐梨花在公良轩这边得知三皇子已经回京,且事情办的很顺利,皇上龙心大悦。

    三皇子得了许多赏赐,一时间风头无两。

    而朝廷里的局势也开始紧张起来,因为皇上已经年迈,却迟迟没有定下储君的位置,而皇子们也都长大,心思浮动者,开始收揽自己的势力。

    朝廷里的朝臣或多或少选择了站队,现在最为势均力敌的就是大皇子赵朗和三皇子赵弘。

    古往今来,立嫡立长,大皇子是萧贵妃所出,因生母受宠爱,有不若的母族在背后支撑,赵朗又是以贤德、礼贤下士闻名,这样的行事,就有不少人拥护他。

    与大皇子不同,三皇子是皇后所出,实实在在的嫡子,但皇后不受宠,在后宫,萧贵妃都要比她势大一些。

    每每受到萧贵妃的挑衅,皇后只能忍气,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皇后,要是闹到皇上那里,皇上会训斥的也只有她一人。

    这样的情况直至三皇子渐渐展露锋角,得到皇上的重视,萧贵妃也不能太明目张胆的。

    赵弘被他母后护的极好,避过了萧贵妃的几次毒手,心中对萧贵妃自然是欲杀之而后快。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现在每次朝会的时候,立储之事便是重中之重,皇上的脾气也愈加暴躁。

    他还没死呢,就这么给他找继承人。

    任谁被这么逼迫,都不能顺心,特别还是万人之上的皇上。

    这日唐梨花被召入后宫,召见她的正是太后。

    唐梨花记忆中来这已有许多次,熟悉的很。

    被引入后殿,太后坐在贵妃椅上,背后有宫人正在为她轻轻按揉太阳穴。

    “臣妇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千岁。”唐梨花弯腰行礼。

    闭着眼的太后挥手,“来了便坐下吧,来陪哀家说说话,这些日子烦心的紧。”

    唐梨花一想就知道因为何事,当朝的太后也是难得的长寿,皇上都已经四五十了,太后仍健在。

    这样的高寿,是本朝的福气。

    所以皇帝对那些催着他立储的朝臣更是不满,他母后能如此长寿,凭什么他就不能再活个二三十年。

    这么逼着他立储,不就是等着他去死,真是狼子野心。

    皇帝在朝会上发了好一通火,才暂时震住了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