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玄幻>八支队伍是什么 > 二十五
    “咋能不记的,咋啦?”

    “前些日子,他娘病逝后,就地拉起了一支队伍,在公路上偷袭过几次鬼子的车队。”

    “好样的。现鬼子正在大扫荡,在这个时候敢拉队伍,了不起。麦子,你也说说。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可以说。”

    麦子红着脸,摇了摇头。当这么多人发言,她还真有些心虚。

    “田水,你也说说。”

    田水偷瞄了麦子一眼。

    “我在骡马店里,听车把式们说,在城里和镇上时不时都会发现抗日传单,有时村里的维持会长和警备团家人的门上贴着警告信,他们说是共产党干的。”

    “田水,你刚才说那个扒衣队,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能再给说说不。”

    看着大宝一脸坏笑,如月和麦子红了脸,丁子浅浅的笑着,田水窘迫的用手拍了一下大宝的腿。

    子同笑着站起来。

    “这次如月麦子大宝上镇上打探消息,任务完成的很好。根据她们刚才说的情况,目前敌人对我们还是不摸底细。敌人越想找到我们,我们就越不能让他们轻松找到。大家要时刻记着这是战争,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凡是能让敌人死的招都可以用。特别是你们二位姑娘,要根据任务的不同,做出不同打扮,必要时要穿男装,不能让人认出你们是女的。我们认的敌人,敌人认不出我们,就多一分胜敌的把握。象上次我们进城打何怪,要不是在街上让他家丁认出我们,何怪怕是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至于扒衣的事,我是这样想的。这些警备人,其中不少是流氓痞子,但也有些是为生活所迫,在战场上,子弹金贵,先找鬼子打,但你要冒头,我也一样打你,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在为鬼子卖力,是汉奸。那天他们虽然放下了枪,死罪可免,但活罪要受。这大冷的天,扒了你的衣服,这几十里的路,能不能活着回去,就看他自个造化,能活着回去的人,一定会到处诉说这生不如死的感觉,在敌人内部起着瓦解敌人战斗意志作用。还有就是,我一直想给每人弄一套鬼子的军装,也许什么时候用的着。上次炸鬼子仓库,我和丁子就是穿着鬼子军装才混进去的。现有的这些服装,每人先挑一下,看有合身的没有,咱们装敌人就要装的象,衣服不合身,穿着不自在,一下子就会让敌人发现。现鬼子虽然用重兵对咱们晋东南地区进行扫荡,但抗日的队伍是越来越多,抗日的力量是越来越大,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那怕是土匪,只要是抗日,就是我们的朋友。现在可是不一九三八年,几个鬼子就敢走出据点横行乡里。那晚上咱们炸鬼子车队时,大家也都看到了,在我们前面,就有人袭击鬼子的车队,那怕没有打死鬼子,但只要让鬼子车队停下一分钟就是胜利。总之,怎么能让鬼子不舒服,咱们就怎么打。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对待每一场战斗,从这次羊蹄岭战斗看,鬼子事先识破了我们的计划,我们想伏击敌人,结果却让鬼子给包围了,这种事已经发生二次了,很危险,老天是不会给我们第三次的运气了。这说明鬼子对我们兵力人员、武器配备、伏击地点的选择判断是相当准确的,尤其是,我的作战想法他们也相当了解,这几天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大家也一起好好想想这个问题,看看如何能更好的消灭敌人,让敌人不舒服,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对手。鬼子敢从一个小岛冲杀到我中华大地上,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没有二下子是不敢的。”

    “难怪上回劫鬼子汽车进城时,你不让开枪打鬼子。敢情是你们要队们那身皮啊。”大宝恍然。

    “队长,你这一说,我和麦子心里就透亮了。那天晚上看到田水兄弟从车上下来时,把我吓了一跳,我还说了他,这是我不对,我在这向田水兄弟道歉。”

    “如月姐,这事你不是说过了吗?”

    “说是说过了,但没在大伙面前说过,错了,就要认错,在大伙面前认错,好让大伙一起帮我改掉这毛病。”如月站了起来。“我家在铁岭村,但从小在城里长大,对乡村生活习俗很多事都不太明白,大家在这方面要帮助我,我做的有什么不对的,要大胆向我指出来。我有什么不理解的,也会向你们请教。其实在咱们这寒冷的冬天把头包上,不但可以隐蔽自己,还可以让裸露外面的皮肤得到保护,减少了痛苦,同时,还能使自己体温不会快速下降导致体力下降,从而,保证了在战斗力。”

    一阵子寂静。

    “怎么,是不是我什么地方说的不对?”

    “不是说的不对,是说的太对了。”李子同也站起来。“在东北,冬天外出时,穷人家时常就是用个大围巾把脑袋一裹就出门,只觉的这样舒坦。不想这围巾裹头的平常事,让咱们副队长讲出了这么多道道,同战斗力都能联系上,上过学念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刚才副队长说了说,小岭村的那小伙子也拉起了队伍,不简单。我想送他十块大洋,表一下心意,你们看如何?”

    “队长小气。就给个十大洋。”

    “那照副队长的意思给多少?”

    “大洋给的再多有什么用?也打不了鬼子。”

    “啊哈哈。你们这些读书人啊,脑袋转的就是快,但也有个毛病,有话不直说。”

    众人一脸茫然的看着二位队长这一来一去的。什么意思啊?

    “大宝。”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