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刻夜墨>科幻>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 第432章 反物质武器
    如果可以设计出依靠正反物质湮灭驱动的发动机,那么飞船的加速问题将得到非常好的解决。拥有光笼技术的华夏,早就有团队在研究储存反物质的技术,只要杜恪团队成功研究出反物质的提炼公式,那么依靠光笼约束器,反物质几乎可以用“吨”来作为存储单位,且长期储存。

    到那个时候,可控核聚变又算什么玩意。

    核聚变有正反物质湮灭能量来得快、来得大吗。

    然后核聚变、核裂变可以制造大蘑菇,那么正反物质湮灭,又能制造什么样的蘑菇?要知道即便是氢蘑菇,在爆炸时也只有0.7%的质能转换,c2可知,转化的质量越大,能量自然越大。而正反物质湮灭,却是100%的质能转换。

    可以说用大蘑菇来毁灭地球,非常难以做到,顶多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但是一旦研究出反物质武器,那么毁灭地球,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当然,正常人没谁会想着毁灭地球,杜恪可不会承认自己让人研究反物质是为了造炸弹,他只是为造宇宙飞船、造传送门而已。

    ……

    时光荏苒。

    上半年步履匆匆,世界太平,偶有噪音,不足为虑。

    6月高考刚结束没多久,杜恪难得从超级环离开,前往了久不露面的夏科大辅助医学院。今天是辅助医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的日子,作为院长,他要对这些毕业学子们送上祝福。

    辅助医学院并不在夏科大本部校区,基本等同于独立所在,有自己的礼堂。

    在校领导的陪同下,杜恪踏入礼堂的主席台,然后就在主席台上,面对台下坐着的首届毕业生,和其他还在上学的学生。

    “我感受到了朝气蓬勃,也感受到了迷茫忐忑。”没有演讲稿,完全即兴发挥,“但是你们的眼神比我当年要坚定许多,我记得我走出校园时,感觉未来是一片黑暗,看不清我要寻找的方向。时隔多年如今功成名就的我,已经无法想像当年青春正好的我,为何如此稚嫩。”

    礼堂的音响系统非常好,能让杜恪的声音一点不失真的传遍全场:“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稚嫩走向成熟,我如此,你们也会如此。”

    “同学们,毕业了,一段青春结束了,但是你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有些人可能要继续读研,有些人可能要面临实习,还有些人可能没想好干什么。”

    “无论如何,你们是夏科大辅助医学院的首届毕业生,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在进入这所学校时,看到的那一句校训——认清自己,看向远方。五年的辛苦求学,希望没有蹉跎你们的青春,没有磨灭你们的意志,希望你们还能继续拥抱辅助医学,为人类的进步继续努力。”

    没有多余的废话,鼓励一番、勉励一番,这一次的毕业典礼就算结束了。

    看着身穿学士服的一百人不到毕业生,杜恪忽然觉得人生还是挺残酷的,当初辅助医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一共招收了137人。然后五年下来,转学的、退学的、开除的,林林总总汇总下来,竟然有三分之一都没有坚持到毕业。从严办学是夏科大的一贯校风,可严厉到这个程度,也是少有。

    不过这也是好事,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能在辅助医学这一领域发光的金子。

    只是令杜恪白感慨的是,这一百不到毕业生,并没有他在毕业典礼上煽情的那么迷茫,这其中有一半都已经订好了导师读研,剩下一半要么去夏科大一附院,要么去辅助医学实验室。只有三两个人选择了离开学校和科研,进入社会淘金,从事医药代理等工作。

    毕竟这些学生都是“重金”打造的天之骄子,属于绝对抢手货。

    当年的辅助医学院可是号称投资2000亿兴建,二十多位院士坐镇,短短五年过去,已经能跟协和、北医、复医、交医媲美,成为无数有志学医的高考生首选大学之一。夏科大一附院,也正式跻身南湘、北协、东齐、西华、中同济这一档次,勉强算个老顽童水准。

    食堂聚餐,杜恪又继续与学生们交流了一个中午。

    “院长,下学期要开设《脑机接口》课程吗?”一名大二学生询问道。

    “对啊,Neuralink出来的三位顶级BCI专家,组团来教授《脑机接口》这门课程,你们期待不期待?”杜恪笑问道,这三位BCI专家,可是他极力邀请过来的。